界面构成
1.菜单栏
2.工具箱
3.工具属性栏
4.悬浮面板
5.画布 (常见打开方式 ctrl+o)
拖入 双击等 ctrl+n 新建画布(并针对画布进行设置)
画布的三种显示方式切换:F隐藏工具箱 工具属性 悬浮面板TAB
缩放工具:z(放大)
暂时切换到缩小按住alt键
移动工具:V
矩形选框工具:M
切换到:暂时切换到:
满画布显示:ctrl+0(数字)
按住空格键:暂时切换到抓手工具(移动画布)
网格:ctrl+“
调节网格大小:ctrl+K(首选项)
参考线的单位必须和画布单位一致
隐藏辅助线:ctrl+;
裁剪工具:c
标尺:ctrl+R(标尺)
鼠标左键拖拽方式得到
切换当前软件中打开的画布:ctrl+tab
切换到抓手工具:H
效果分析思路:1.构图 2.配色 构图(从整体分析不要盯住细节)
选区:控制操作的范围。(矩形,圆)
1.按住shift键可以约束正方形和正圆
2.ALT可以以鼠标落点为中心
取消选区:ctrl+d
快捷切换隐藏工具:shift+相应的快捷键
前景色:填充前景色alt+退格
后景色:ctrl+退格
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赤橙黄绿青蓝紫),饱和度(纯度),明度(亮度)。
恢复到默认的前景色背景色:D
切换前后背景颜色:x
撤销操作:ctrl+alt+z
图层:便于我们管理和编辑图形
新建图层:ctrl+shift+alt+n
删除图层:直接拖拽要删除的图层到垃圾桶/在v移动工具状态按键盘delete键
选区的布尔运算:已经存在的选区进行编辑
1.新选区 (鼠标到选区内部,按住左键拖拽可移动选区,在画面内任意位置单击等同于ctrl+d取消选区)默认的无快捷键
2.相加/减/交 :shift/alt/alt+shift
羽化:shift+F6
变换选区:针对选区进行大小变换:alt+s+t
自由变换外框(针对像素进行大小变换):ctrl+t约束等比(拖拽边角点):shift+边角点
约束中心点不动:alt键
画笔工具:b
画笔工具是以当前的前景色来进行绘制
笔尖大小:画的东西粗细。【小 】大笔尖硬度:shift+【软 shift+】硬 边缘是实边还是虚边
复制的方法:
1):位移复制:v移动工具状态下,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拽复制
2):原位复制:
1.拖拽要复制的图层到新建按钮上
2.ctrl+j进行原位复制(带有选区的时候ctrl+j作用是复制选区中的内容到新的图层。没i有选区的时候是对整个画面进行备份)
恢复到画面初始打开的状态:F12
套索工具:L
1.套索工具:绘制曲线 (按住左键进行拖拽)
2.多边形套索:绘制直线(单击移动)按住esc取消之前所有的绘制,按退格键可以拔掉木桩 双击可以将最后一点和起点相连
在绘制过程中按住alt键拖拽则可以切换到套索工具绘制曲线,单击可以切换到多边形套索工具上绘制直线。多边形套索按住shift键可以画45度角的倍数的形状。。。
3.磁性套索:
合并图层:选中图层ctrl+E
将形状转化为选区:ctrl+回车
调节图层顺序:ctrl+[ (当前选择图层向下移动) ctrl+](当前选择图层向上移动) ctrl+shift+[ (当前选择图层到最低层)ctrl+shift+](当前图层到最上层)
图层转选择:按住ctrl单击图层预览区域。(利用图层调出当前图层上有像素选区)
文字:T
结束文字输入:ctrl+回车
调节文字之间间距:alt+上下左右
魔术棒工具:w
针对颜色边缘形状创建选区
1.主体颜色相对单一
2.背景颜色相对单一 *************
背景和主体之间的颜色反差较大,有相对清晰的边缘
反选选区:ctrl+shift+i
画面缩小方法:ctrl+减号 放大:ctrl+加号
学习PS的笔记快捷键--会陆续补充,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http://www.cnblogs.com/MrProgrammer/p/363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