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Effective C++ —— 实现(五)

时间:2015-09-13 22:46:50      阅读:29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条款26 : 尽可能延后变量定义式的出现时间

  1. 你不只应该延后变量的定义,直到非得使用该变量的前一刻为止,甚至应该尝试延后这份定义直到能够给它初值实参为止。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构造(和析构)非必要对象,还可以避免无意义的default构造行为

  2. 考虑下面两个循环:

// 方法A:定义于循环外
Widget w;
for ((int i = 0; i < n; ++i)
{
    w = 取决于i的某个值;
    .....
}

// 方法B:定义于循环内
for ((int i = 0; i < n; ++i)
{
    Widget w(取决于i的某个值);
    .....
}

在Widget函数内部,以上两种写法的成本如下:

1. 做法A:1个构造函数 + 1个析构函数 + n个赋值操作;

2. 做法B:n个构造函数 + n个析构函数;

  如果classes的一个赋值成本低于一组构造+析构成本,做法A大体而言比较高效。尤其当n值很大的时候。否则做法B或许较好。此外做法A造成名称w的作用域(覆盖整个循环)比做法B更大,有时那对程序的可理解性和易维护性造成冲突。因此除非(1)你知道赋值成本比“构造+析构”成本低, (2)你正在处理代码中效率高度敏感的部分,否则,你应该使用做法B.(将变量定义于循环内

故而:
  尽可能延后变量定义式的出现。这样做可增加程序的清晰度并改善程序效率。

条款27 : 尽少做转型动作

  1. 你不只

 

欲开发一个“容易被正确使用,不容易被误用”的

 

 

 

 

 

 

 

 

 

Effective C++ —— 实现(五)

原文:http://www.cnblogs.com/yyxt/p/480564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