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的文件数据除了文件实际内容外,还含有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 性(所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等非常多的属性。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块。实际数据放到data block块中,若文件太大时,会占用多个block。权限与属性放置到inode中,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 block号码。另外,还有一个超级块(superblock)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中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与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由于每个inode与block号码都有编号,而每个文件都会占用一个 inode,inode内则有文件数据放置的block号码。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能够找到文件的inode的话,那么自然就会知道这个文件所放置数 据的block号码,当然也就能够读出该文件的实际数据了。这是个比较有效率的做法,因为如此一来我们的磁盘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读取出全部的数据,读写性能 比较好。
当我们在Linux下的ext2文件系统新建一个目录时,ext2会分配一个 inode与至少一块block给该目录。其中,inode记录该目录的相关权限与属性,并可记录分配到的那块block号码。而block则是记录在这 个目录下的文件名与该文件名占用的inode号码数据。这就是为什么在Linux下叫目录而不像在window下叫文件夹,因为它确实就是一个索引。而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明所有文件都是在根目录下,为什么却还可以放在不同的磁盘?因为目录与其下的子目录和文件,就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只是一个索 引。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础学习篇(第三版)》8.1 读书笔记)
原文:http://www.cnblogs.com/JasonYangBlogs/p/483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