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了,懒人造就了方法,这句话说的是不错的(那是自然,毕竟是编程界的老前辈了嘛),一个不太喜欢劳动的“懒人”必然会想要怎样去少做工作,想怎样可以“偷懒”,于是想着想着就有了方法,只有有了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啊。当然这种懒人只是身体懒,然而思想并不懒,身体懒了就不会像一些所谓勤劳的人一样整天忙忙碌碌,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然而那些勤劳的人可能也就是因为太过勤劳,身体太过忙碌才得不到思考时间的吧。多花一些时间思考总是好的,像愚公一样每天挖呀挖呀,既费时又费力,难道不能想一些效率高的方法吗。
李冰作为一个几十万军队的统领都有时间来思考,并能够找到一个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这也并不仅仅是思考,同时要还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灶台的鹅卵石破裂这件事联想到烧石头这种碎石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碎石击壤”。
一百万行代码写在一个程序里,这在我看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一百万实在太多太多了,多到我这个刚刚接触编程一年的菜鸟都难以想象,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么浩大的工程被放在一个文件里,实在是让我难以想象。在我来看,把函数按照功能、目标等区分出来,然后分别放在不同的文件中,这样才是最现实的方法吧。否则的话一百万行代码就连滚动滚动条都是一项很繁琐的事呢。作为一个懒得去滑动滚动条,又懒得翻那么多行代码的人,把代码分别放到不同的文件中才是明智的选择。同时这也大大方便了团队合作,以后的代码越变越复杂了,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和其他人合作了,把代码分到多个文件中可以使整个程序简单明了。
要学会把所学的知识分类,然后存放在大脑这个储物柜的固定位置,当要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取出来使用。这样对相关知识熟悉了,并且能够学会思考,找到方法,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写程序了。我们从课堂上,书本上,网络上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大都是零散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整理分类,然后按类别、分区域存储到我们的大脑中,以备需要。
凌乱中……好深奥的对话,不明觉厉。面向对象和面向程序,这个在C++中还有一些区分,然而JAVA里就只有面向对象了,读《JAVA程序设计》的时候,书里面提到这是一位程序员想要简化编程语言而设计出来的(这位前辈就是那个所谓的懒人了,他创造了JAVA这种方法)。所有的工程都可以用面向程序设计出来(虽然我并不知道怎么设计)但是对于一个浩大的工程,面向对象显然是一个更加简单地选择。面向对象便是懒人创造出来的方法,当然相比之下用面向程序来设计工程就是愚公移山了。
原文:http://www.cnblogs.com/hy-666/p/483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