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刷单解决办法
监管办法:
1.GPS定位司机与用户下订单后,完成交易之前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并计算二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同行的路程。这种方法虽然不能有效的防止刷单用户(因为刷单乘客用户可以在下了订单之后关闭移动端网络),但是对于没有关闭移动端的用户,可以将与司机同行的数据作为大数据刷单行为信誉度(以下简称信誉度)分析的依据。
2.短时间内平台两端乘客和司机频繁相同,则进行电话验证查询,一旦发现刷单,则降低两端用户信誉度增长权重,甚至将前面增加的信誉度进行削减,甚至设置信誉度权重为负。
3. 非节假日非上下班高峰期,一辆车在一天内的空车率在小于一定的阈值,则进行电话验证查询。
4.针对乘客在下了订单后关闭网络的情况,则开始用大数据分析该司机在非节假日,非上下班高峰期载的载客量是否连续几天明显高于以往的值和空车率是否突然连续几天骤降至一定的阈值。
5.统计乘客用户以往的乘车率,与近期的滴滴出行订单量是否在一个时期内突然暴增。若出现暴增异常,则电话查询,要求验证。
监管办法总结:科学利用大数据,有效利用新技术。
奖励办法:
1.鼓励用户在使用滴滴过程中打开网络,验证出行路程,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比如,用户打开网络验证出行路程路段越长,(此处的验证只要司机与用户同时打开网络即可)可减单1-5元(减单金额可适度调整)。但是,如果出现
2.设置司机及乘客信誉度,每年信誉度最高前十名甚至前一百名者有诱人奖励,颁发滴滴出行信誉用户纪念章(实体和虚拟的纪念章都要有,实体纪念章增加用户的荣誉感,虚拟纪念章显示在用户头像下方。)
实体奖励为带有滴滴出行商标的车内挂饰,车内用品等等,增加用户粘性,营造优良的产品形象和使用平台。
3. 累计每年获得信誉度较高的用户邀请参加公司年会,增加用户与公司相互了解,宣传企业的机会,营造企业形象。
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用户的机会,为后期产品的迭代选拔种子用户。
4.信誉度不高的用户,尤其是刷单用户,经发现给予停止享用补贴处罚,严重者封号。
奖励办法总结:有了完善的奖惩机制,就能正确的规范用户。达到更好更优质的用户教育,增加用户粘性,营造公平的产品平台,良好的产品形象,形成口碑效应。
后记:
以上提出的方法都是客观手段,是否有可能在影响用户主观意识上做努力而达到减少刷单的效果呢?
答案是,有的。
在使用信誉度概念前期,可以录制网页版宣传片,制作相关题材的情怀性海报。举个例子,比如获得信誉度纪念章奖章的人和家人孩子的合影以及信誉度纪念章获得者与家人、孩子、朋友的对话场景视频。将信誉提高到子女教育,道德建设,社会人文的层面。
这个曲线救国的方法是在响应国家的道德建设以及人文建设,有机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社会渲染效应营造监督氛围,让用户主动放弃打车刷单的行为。
最终总结:整个过程都不会让用户或司机在操作上和使用上有变化,一切的处理办法都在滴滴出行内部利用大数据和滴滴内部人力资源完成,但是又能无声的表达滴滴反对刷单的态度及达到采取措施的威慑。在抵制刷单上,表现出温柔儒雅深邃的威严。
原文:http://www.cnblogs.com/kina91/p/488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