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在表面上的意思,只是标记一下这一部分,最好的注释就是代码自身。而在java上,由于注解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反射API获取,这种特性使得注解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框架,用于配置内容,代替xml文件配置。
要学会注解的使用,最简单的就是定义自己的注解,所以需要先了解一个java的元注解
1、元注解--注解的注解
元注解的作用就是负责注解其他注解,在java1.6上,只有四个元注解:@Target、@Retention、@Documented、@Inherited。在java1.8上,多了@Native与@Repeatable。下面先说说这几个元注解
(1)、Documented
这个纯粹是语义元注解,指示某一类型的注释将通过 javadoc 和类似的默认工具进行文档化。应使用此类型来注释这些类型的声明:其注释会影响由其客户端注释的元素的使用。如果类型声明是用 Documented 来注释的,则其注释将成为注释元素的公共 API 的一部分。被这个注解注解的注解(真拗口...)会在自动生成api文档时加载文档中。他的声明时这样的:
@Documen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public @interface Documented { }
(2)、Inherited
指示注释类型被自动继承。如果在注释类型声明中存在 Inherited 元注释,并且用户在某一类声明中查询该注释类型,同时该类声明中没有此类型的注释,则将在该类的超类中自动查询该注释类型。此过程会重复进行,直到找到此类型的注释或到达了该类层次结构的顶层 (Object) 为止。如果没有超类具有该类型的注释,则查询将指示当前类没有这样的注释。
注意,如果使用注释类型注释类以外的任何事物,此元注释类型都是无效的。还要注意,此元注释仅促成从超类继承注释;对已实现接口的注释无效。
即一个类中,没有@Father的注解,但是这个类的父类有@Father注解,且@Father注解被@Inherited注解,则在使用反射获取子类@Father注解时,是可以获取到父类的@Father注解的。
(3)、
(4)、
(5)、
(6)、
原文:http://www.cnblogs.com/guangshan/p/488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