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深圳,也常常思考一线漂的未来,未来遥不可及,可又不忍心放弃暴富的梦,离不开也回不去。分享一篇刚刚看到的文章。
晚上的城铁里,尽是满脸倦态的人。手机没电了,没法看书,于是我就一直端详对面座上的一个女人,看她一边懒洋洋的打电话,一边隔着裙子搓大腿,眼妆遮不住的倦怠从眼角处溢出来。这时候两个男人上车,正站在我面前,挡住了那个女人。好吧,女人看不成了,听这哥俩聊天吧。
两位中一个特别瘦,一直蜷着腰。听他说,忙完手头的活要去做个手术,把腰直过来。唉吆,车厢遇病友啊,赶紧跟病友搭话。曾几何时,我也曾以身试了各种法,差点去拜师学医。什么叫有病乱投医呢,这位老兄见我坐的松肩拔背,语速又慢的出了点庄严感,似乎已经得了道,于是各种请教。最后,他竟然坐过了两站。
瘦兄下车后,他朋友接着跟我聊,讲瘦兄的腰已经变形了,保守治疗怕是没用了。这二位是大学同学,都是程序员。瘦兄早先自个整了个公司,接活干,终日累的不死不活,又赶上家里出了事,拉下了饥荒山。这不腰疼了三年,没找过一次医生,搞成今天这样。
这位老兄说,都已经三十五、六了,应该也算活的明白点了,同学里有发达的,有惨的,大部分都一般情况,当然也有没了的,人怎么活,不都是活一辈子么?早些年做程序员,那时候收入高,地位也高,现在呢?我就说,这程序员,大部分就好比是虚拟世界里的管道工人、保洁员、建筑工一样,每天修修补补。他大笑,说是。
出来霍营的城铁站,外边都是黑车。司机们为了省燃料费,打开车窗下来推着车揽活。老兄他说你年轻啊,还有希望,然后各自走开。
这是两周前的事了,今天想,如是昨天。时间过的多快,回到北京已经一年了。年轻?晃悠几下,不久也老了。
刚毕业后回到老家某号称国内第三的都市报做记者,大领导欣赏,小领导排挤,但如果只想拍拍照片写写稿子而不愿意去跑跑广告,无论如何工资都一直极低,多数时候不到3000,搞到最后自己也没好好干。辞职回来北京到现在整整两年了吧,前一年一直在各种乱七八糟的媒体混,写过稿子,拍过照片,画过插画,遇见了许多说出去没人信的奇葩经历,混到最后几乎吃不上饭了,多亏了在北京的同学和朋友接济撑着,业余还能给人定做些皮具、写几个毛笔字什么的手艺活挣口饭吃。第二年终于做了以前看不上眼的企宣,这才把收入稳定下来,但跟做IT的同学比起来,我那点收入简直就是乞丐了。现在不敢提自己毕业的学校,怕给母校丢人。大学时器重自己的那些老师,现在也不敢去拜访探望,觉得没脸见老师。
楼上有人讲在国内只有进体制内最好,要不就出国移民去,这些年我自己体会着,差不多就是这样。前两天一个在航天系统的边缘混了几年的同学要回老家了,我们同宿舍的三个人一起回学校吃饭,同席的另一个同学说自己刚回家结了婚,听起来女方家世不错,他自己现在在航空系统内跟空军倒腾军火。每次同学小聚,以往的许多同学如今都在体制内混的不错,也多结婚生子了,搞得我也有点小感慨。
有几个在体制内的同学,有在研究所的,有在国企的,收入没有互联网企业里那些同学那么高,都说要是有能力,还是去个企业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当初进研究所,也是为了个北京户口。
说到北京户口,北京本地人没啥感觉,我以前也没啥感觉,但这两年感觉就深了。有北京户口简直就是古罗马帝国时的罗马公民一样啊,在中国,北京人所享有的是一等公民待遇,虽说拿北京户口跟发达国家绿卡比有点夸张了,但也差不多。这点只有北京人真正在北京以外的中国落地生活过才能体会到,北京这几年空气不好,环境恶化,但是别忘了,这是因为北京是集中了全国所有能搜刮来的资源建起来的,在北京周围活不下去的人们只能挤进北京这个发展中国家中的发达国家才能活下去,这才导致北京的城市病。
北京户口为啥那么多福利呢?有个小事,听说过很多次,认识的很多北京人,上一辈有人在国企工作的,都经历过上世纪80年度末的风波,那会北京国企的员工都给发个棒子,说是去打学生用的,当然那些人说后来都没打成,但是不少人家还有那时候发的棒子,据我以前的女朋友说,她家那个还是红木的,现在还留着。古来所有的中央政府驻地,对所在地的居民都要额外关照。当然有例外,历史上也有不关照的,比如周厉王人家就不关照,然后公元前841年的时候,周厉王被京城的老百姓揍跑了。什么?您有了北京户口觉得没啥用啊?那是您用法有问题。您拿着美国护照去阿富汗遛弯也是作死不是?
已经有北京户口的人们,再努把力就只能是去移民了吧。比如我几个北京的同学不是去美国就是去瑞士的。其实做个北京人也不是特别值得向往的事情,多少北京本地人一家人挤在胡同里的棚户里吃着低保,哪怕那个低保水平不低呢,吃低保总归不是什么特好的生活,看看也挺心酸的。谁让北京是北方的最大的城市啊,大城市里那么多人才,竞争那么激烈,不给本地老百姓留什么安贫乐道的空间的。北京要只是个政治中心还罢了,但是中国这钱、这经济,都要看政治脸色,所以只能一起挤进北京来,北京就成了各种东西的中心了,这中心边上可真不是过日子的地方,所以北京本地人很多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好。
中国这个国家比较特殊,中央政府特别有权利,所以才能保持几千年的相对统一稳定,这种权利是自从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之后巩固下来的,在汉武帝之前,玩盐铁的人都是能左右政府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也就是说中国的中央政府永远掌握着这个社会中最稳定、最暴利、最无法替代的财源,而这个财源是从商人那里抢来的,国家对商人是提防的。需要给大家提个醒,都说咱国家政府啥的不民主、不听老百姓的的嘚嘚,这还真不是单纯的政治制度问题。俺奶奶在世时宽慰工作中受挫的俺爹:"吃谁的饽饽,听谁嘚嘚"。咱们国家这个政府啊,还真不是吃的老百姓的饽饽,他凭啥听老百姓嘚嘚呢?因为政府早就把最赚钱的行业垄断了,优质资源都是国企,中央政府也不缺你们这帮老百姓的小钱,所以做百姓的也别学着西方人说自己是纳税人,要求纳税人的权利啥啥的,您那分量真不够格。惦记着老百姓手里小钱的是谁呢?是地方政府。所以您看前几年地方卖地卖的那叫一个欢,逼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改革开放以来,有几波发财的机会,都是政府开放一部分原来政府垄断的领域造成的。比如第一波发财是开放消费品市场,让一部分人发财了;随着消费品市场饱和,政府又把部分国企变成私营,开放对外出口贸易,并开启商品房市场,这一波发展红利一直到现在也差不多被瓜分完了;现在这届政府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首先放出来的是金融市场,于是有了这几年的民间金融热,这波红利估计在两年内会成就新一批富人。
至于互联网,比较特殊,是纯粹在民间底层发展起来的,国家在这块的控制一直有心无力,现在这届政府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经济按以前的控制的方法没有用,官方建的网站没几个活的好的,于是开始尝试新的控制方法。现在基本就是诏安的办法。
另外互联网经济之所以在中国发展的格外快,并且现在大有超过美国的势头,我想还是因为中国政府在技术原因下被迫开放了一直被封闭的信息领域,互联网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信息经济的繁荣而已,在欧美信息经济一直是大生意场,传媒大亨个个富可敌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一直依靠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垄断着信息领域,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撕裂了原本被国家垄断的信息市场。所以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达,本质上与中国改革开放期间的房地产、消费品、金融等市场领域的繁荣是相似的。
中国绝对是当今世界上最独特的大国,我们跟基督教文明不搭边,顶层设计也没有像印度一样完全复制西方体制,政治传统一直极端稳定。中国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而且这些稠密的人口相对来说人均受教育水平要比印度、非洲这样的地方高的多。大家看中国从汉朝以来的历史,只要全国统一,整个东亚大陆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巨大市场,一般二、三十年就能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方面现在的欧盟也没法比。可以说中国是以武力统一的方式在东亚大陆建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市场,这个贸易区内政治制度、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货币制度都高度统一,明清时的人的自负来源是有道理的,明清锁国相当于关闭了西方国家进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市场的渠道,想像一下如今欧盟或北美自由贸易区限制中国资本的进入就好了,基本上一回事。那时候大清拒绝英国人进入中国市场,就好像原来的WTO拒绝中国差不多,都是一个发达的、内部相对统一的市场体系不愿意带圈外的人玩。自己日子过得好好的,就不喜欢外来的人进来搅局。
中国政治未来会走向何方?我想大统一还将是最重要的政治特点,只要中国还想保持大统一的中央集权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政治传统,政权统治工具体系就永远是占有最多社会资源的社会集团,在统一的强大的中国里是不允许商人有能力干涉国家政治走向的,商业也只能是为国家积累财富的工具,国家不会为了商业发展让出最核心的领域的。中国也不可能有罗斯柴尔德家族那样巨大的商业力量存在,除非政权易手,统一不在。谁也别说什么天赋人权之类的,没有能力去维护的权利那不叫权利。千万别忘了谁手里有枪。
美国的独立跟商业力量在欧洲不能获得统治地位有很大关系,有钱的人在欧洲一个武装贵族控制的社会里搞革命夺权很费劲,在美国这个新大陆就容易多了,以前老说"美国梦",其实美国梦就是你只要努力挣到大钱,随便你的钱是咋来的,都能享受原来在欧洲只有世袭贵族享受的社会待遇。纳粹当年总是把美国当成一个犹太人控制的、要摧毁西欧文明的国家,实际上美国是当时最彻底的被资本家控制的国家,只不过资本家大部分是犹太人。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贵族几乎死光了,美国的价值观得以通行天下了。所以很多人说国内混不下去,就移民去西方,这也是因为西方世界枪是在有钱人手里,你只要能挣到足够的钱成为有钱人就能成为所谓纳税人,你就是那帮能掌权的人,你的权力大小可以直接由钱来决定,当然如果不考虑种族和文化问题的话。这在中国是办不到的。在中国你有钱你也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掌权的把规则一调整,你就成人民公敌了,你的钱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好在什么呢,中国现在这个各方面制度还不完善,农村什么的还有点法外之地的感觉。欧美那个制度太完善,不容易有特别好的发财机会。如果是枭雄啊,要想发财还是在制度比较乱的地方,发了财就赶紧去制度完善的安全地方关门过日子去了。
我觉得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是有利于我们做一些人生选择的。有机会也要多看看新闻,看看时政,虽说新闻大部分没啥价值,不过在这社会上还是要多长几只眼,别哪天快要被卖了自己还不知道。
这些话说起来都是物质层面上的,要想过的好,精神上还是要有个信仰好。当然,最好还有爱情,最好。
是不是有点跑偏了呢?好像是。聊起来就刹不住了。大家来这看的大概也不是真想找到啥出路的,这也就是一起交流交流,抱团取个暖吧。人各有命,谁的建议也不太当用,自个还是要忙活自个的事啊。
------------------------
原文:http://www.cnblogs.com/it80/p/489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