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刚开学的时候,就想写一篇日志来对自己大一的生活做个总结了,却一直拖到了现在。终于在今天晚上找到了时间,写下了这篇文章。(我不是一个经常写文章的人,可能说的比较乱)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过得非常的随意,也非常的开心。有过大家一起半夜压马路的经历;有过三个男的睡一张床的经历;有过三男,三女睡一间双人间的经历(因为房间不够,而且睡得还是麻将床);有过和妹子睡一张床的经历(感觉晚上并没有睡着);有过半夜买火车票出行的经历(好多次,就是要晚上去吵别人睡觉,哈哈);有过为朋友过生日,然后KTV唱整晚的经历。总之尝试了很多高中不敢做的事情,也和朋友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接触到了蓝杰,一个我更愿意称之为“平台”,而不是培训机构的地方。我之所以去蓝杰,是因为里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找到一些可以一起做某件事情的人。而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在蓝杰里认识了很多很多的人。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我认识的是李泰虎和刘代晓。第三个认识的应该是赖咫邈,第一次见的时候,她在找熊哥装系统,心里的感觉是想认识她,于是就去熊哥那里要到了联系方式,晚上趁着学院组织看电影的时候和她聊了几个小时,就聊熟了。之后上课也一直坐在一起,感觉挺有缘分的,现在打电话的时候能聊很久,是少有的几个能够和我聊程序员话题的妹子,我一直叫她高中生(原因就不说了)。第三个认识的是李舒为,一个钻研于分形的学长,我一直很佩服他。之后认识的是曾玲策和余涛,当时熊哥要求我们组队运用Java的多线程知识去做一个项目,刚好那时他们两个和我们坐在一起(另一个妹子上文有说明),于是就准备一起做一个仿“雷电”的游戏。通过这个项目,我见识了余涛的做界面的水平(蓝杰的同学都知道),之后余涛竟然强行回家,导致我们组变成了三个人,也是因为这个,我和曾玲策有了一次一起熬夜写代码的经历,不得不说,我们配合得挺默契的,那天的晚上的效率超高。而且那次的经历也让我发现曾玲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和我一样,哈哈),就喜欢和这样的人一起做事。
大一以每个学期挂一科的状态结束了(补考过了)。暑假我选择了参加了蓝杰的集训,这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那个去岳麓山测信号的的妹子没有来实在是太可惜了。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一次蓝杰组织的别墅大party,认识了那个被我坑着吃苦瓜的妹子----赵一珊,(哈哈,猿粪,猿粪);认识了“股神”王鹏,为了给女朋友更好的生活,向着百度进军;也认识了中南商院的大学霸---黄冬梅学姐(竟然和我拼酒,太可怕了),然后因为要参加一个比赛,我们(李泰虎,黄冬梅,叶雪梅,陈新宇,我)组成了一个团队,在中南提交的项目。在中南校赛答辩的时候,也是超级有趣,参赛的有不仅有开着驾校并且说要拿出自己5%收入成立奖学金的学长,还有搞黑斑蛙养殖的博士,我们被这个博士实力教育。但是最后答辩的时候,我们竟然是得分最高的团队。不过最后败在了省赛。之后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从此,身为公司法人的我,不仅接着自己公司的骚扰电话,还要接隔壁公司的骚扰电话,因为泉哥把隔壁公司法人代表张汉至(安卓开发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学习的感觉不错)的电话等成了我的电话号码。还好我的电话卡全国接听免费。不过因为成立公司这件事,我又认识了好几个人,比如说大一暑假就去新浪实习的黄云(特别佩服你的组织能力,能够把一批人聚集起来做某件事),骆凯晋(听某个人说你看起来高冷,交流久了就会发现你比较逗),梁庆隆,李帅玲等等。之后又在七夕那天,加入了一个智能硬件的团队,背靠P8->远大集团。然后就认识了匡正学长,宋秋萌,宋璇,蒋白鸽(吃货一个,拿了奖学金还不请吃饭),曹春阳学长,唐梓毅学长,王胜男,陈越威学长等等。
暑假的提升还是很大的,终于眼光不再局限,开始做一些实际应用的事了。大二开学补考历史过了后,感觉轻松了一点,就想着去找点事做,联系了一下黄飞学长。然后就到了目前这个APP项目,我、张汉至、纪德东学长和汪洋学长,加入了裴树韧学长的创业团队,以一种APP外包团队的形式。做这个项目,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第一,我们团队(包括后台,安卓,IOS部分)的沟通效率比较高,一起做事的感觉不错,能够更高效的完成项目;第二,裴树韧学长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大气的人,这点让我很舒服,而且与我们交流的效率也很高;第三,通过这个项目,我认识了两位很不错的安卓开发的前辈(来长沙我请你们吃饭)。
总结完了,忽然想起前几天我妈问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仔细想想,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不完,所在寝室的关系也挺和睦,还有着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在班上也有着关系不错的同学,和高中朋友的关系也一直还在。过得挺充实的,也挺开心的,就是好像有点忙。哈哈,不过,我喜欢。(如果有漏掉的人,我得说声不好意思,熬夜写的,可能忘记了)
原文:http://lx-asymmetric.iteye.com/blog/225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