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多线程之前呢,先说说为什么要去使用它:
1.耗时或大量占用处理器的任务阻塞用户界面操作
2.各个任务必须等待外部资源(如:远程文件,Internet连接)
知道了为什么要使用它后咱来聊一聊他的优点以及缺点:
优点:
1.多线程技术使程序的响应速度更快 ,因为用户界面可以在进行其它工作的同时一直处于活动状态
2.当前没有进行处理的任务时可以将处理器时间让给其它任务
3.占用大量处理时间的任务可以定期将处理器时间让给其它任务
4.可以随时停止任务
5.可以分别设置各个任务的优先级以优化性能
缺点:
1.等候使用共享资源时造成程序的运行速度变慢。这些共享资源主要是独占性的资源 ,如打印机等。
2.对线程进行管理要求额外的 CPU开销。线程的使用会给系统带来上下文切换的额外负担。当这种负担超过一定程度时,多线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缺点上,比如用独立的线程来更新数组内每个元素。
3.线程的死锁。即较长时间的等待或资源竞争以及死锁等多线程症状。
4.对公有变量的同时读或写。当多个线程需要对公有变量进行写操作时,后一个线程往往会修改掉前一个线程存放的数据,从而使前一个线程的参数被修改;另外 ,当公用变量的读写操作是非原子性时,在不同的机器上,中断时间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数据在一个线程内的操作产生错误,从而产生莫名其妙的错误,而这种错误是程序员无法预知的。
理解多线程:
1.多线程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允许在程序中并发执行多个指令流,每个指令流都称为一个线程,彼此间互相独立。
2.线程又称为轻量级进程,它和进程一样拥有独立的执行控制,由操作系统负责调度,区别在于线程没有独立的存储空间,而是和所属进程中的其它线程共享一个存储空间,这使得线程间的通信远较进程简单。
3.多个线程的执行是并发的,也就是在逻辑上“同时”,而不管是否是物理上的“同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那么真正的“同时”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CPU的速度非常快,用户感觉不到其中的区别,因此我们也不用关心它,只需要设想各个线程是同时执行即可。
4.多线程和传统的单线程在程序设计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各个线程的控制流彼此独立,使得各个线程之间的代码是乱序执行的,由此带来的线程调度,同步等问题,将在以后探讨。
Java中线程创建与使用:
1.继承java.lang.Thread类
2.实现java.lang.Runnable接口
如果继承Thread类,则直接new即可。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Test(String name) { 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1; i <=10; i++) { System.out.println(Name+" "+i); } } //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1=new Test("张三"); Test t2 = new Test("李四"); Thread td1 = new Thread(t1); Thread td2 = new Thread(t2); td1.start(); td2.start(); }
执行结果:
如果使用Runnable接口,则用Thread的构造方法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Test(String name) { 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1; i <=10; i++) { System.out.println(Name+" "+i); } } //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1=new Test("张三"); Test t2 = new Test("李四"); Thread td1 = new Thread(t1); Thread td2 = new Thread(t2); td1.start(); td2.start(); }
执行结果: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iuguangyiduan/p/491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