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Http请求头中的字段理解

时间:2015-10-29 09:37:12      阅读:36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1.Accept属于请求头, Content-Type属于实体头。 
Http报头分为通用报头,请求报头,响应报头和实体报头。 
请求方的http报头结构:通用报头|请求报头|实体报头 
响应方的http报头结构:通用报头|响应报头|实体报头

2.Accept代表发送端(客户端)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 
比如:Accept:text/xml; 
代表客户端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是xml类型

Content-Type代表发送端(客户端|服务器)发送的实体数据的数据类型。 
比如:Content-Type:text/html; 
代表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格式是html。

二者合起来, 
Accept:text/xml; 
Content-Type:text/html 
即代表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是xml格式,本次请求发送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html。

3.Referer:Http Referer是header的一部分,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一般会带上Referer,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页面链接过来的

4.Cache-Control的值分为:max-age=xx;表示缓存的内容将在xx秒后失效,这个选项只有在http1.1可用;

                                     public;所有内容都将被缓存;

                                     private;内容只缓存到私有缓存中;

                                     no-cache;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

                                     must-revalidation/proxy-revalidation;如果缓存内容失效,请求必须发送到服务器/代理以进行重新验证

5.user-agent:指浏览器,它的信息包括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个人偏好。

6.accept-encoding:浏览器发给服务器,声明浏览器支持的编码类型。

7.accept-language:告诉浏览器支持的语言和区域

 

 

 

 

 

Http请求头中的字段理解

原文:http://www.cnblogs.com/wpflovesj/p/491936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