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基础知识:
1 主引导记录MBR
硬盘的0磁头0磁道1扇区,是硬盘上非常重要的位置,存放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和硬盘的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 ),最后2个字节(55AA)是分区结束标志,446+64+2=512bytes。
主引导记录MBR的作用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确定那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MBR引导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执行。
硬盘分区表DPT位于1扇区的末端,占用64bytes,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为结束标志。整个可以保存四个主分区(4P)或者3个以及一个扩展分区(3P+E),每个分区占用16bytes,64bytes/16=4个分区。
分区要点:
1 主分区可以多个,但是要求分区在1~4的范围。
比如:一块硬盘可以分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或2个主分区或1个主分区。
2 扩展分区和主分区组合,但要求主分区在1~4的范围。
比如: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或2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或1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
3 如果需要分成4个磁盘分区,那么如下组合:
P+P+P+P
P+P+P+E
其中P代表Primary,E代表Extend
主分区可以多个,扩展的分区只能有一个,有了扩展分区才能建立逻辑驱动器。
实例练习:
1在虚拟机添加一块1G的虚拟磁盘,使用fdisk进行分区
分成2P+E的方式
P1=150M
P2=150M
E=700M,E分区逻辑驱动器,分别为350M
格式化成:mkfs.ext3 文件系统
步骤:
添加一个块硬盘:
启动虚拟机
登陆进入:使用root用户登陆
使用fdisk -l查看所有的磁盘,红色是新添加的磁盘:
使用fdisk /dev/sdb对新添加的磁盘进行分区的操作
查看帮助输入:m
添加一个分区输入:n
然后选择添加一个主分区输入:p
第一个主分区的编号:1
输入分区的大小是150M:+150M
添加第二个主分区:
添加一个扩展分区:
只有添加扩展的分区才能添加逻辑驱动器,下面添加两个逻辑驱动器:
最后查看一下分区的情况:
保存退出输入:w
然后把分区的信息同步写入磁盘:
查看一下磁盘的情况:fdisk -l /dev/sdb
查看一下分区的情况:df -h
还没有添加的磁盘
由于新的磁盘,写入了新的分区表正常情况下需要重启系统才能扫描磁盘的分区信息的,这里可以使用工具让告知系统分区表有变动:partprobe /dev/sdb
然后格式化第1号主分区:mkfs.ext3 /dev/sdb1
格式化第2号主分区:mkfs.ext3 /dev/sdb2
格式化第5号逻辑分区:mkfs.ext3 /dev/sdb5
格式化第6号分区:mkfs.ext3 /dev/sdb6
格式化后使用df -h命令查看:df -h /dev/sdb
需要把分区挂载在目录,这样才能够在新的磁盘进行读写的操作:
比如把磁盘分别挂载新建的目录:/a,/b,/c,/d
挂载命令:
mount /dev/sdb1 /a
mount /dev/sdb2 /b
mount /dev/sdb5 /c
mount /dev/sdb6 /d
这个是临时挂载,可以添加开机自动挂载/etc/fstab配置文件中,或者也可以把挂载的命令放在/etc/rc.local
添加到/etc/fstab命令:vi /etc/fstab
添加挂载命令到/etc/rc.local:vi /etc/rc.local
这样添加分区就结束
总结:fdisk分区工具只使用于对2T以下的磁盘进行分区,无法对大于2T以上的磁盘进行分区;fdisk分区工具属于交互式的进行分区,对分区的操作不是实时性的,当只有输入“w”进行保存的时候,才会把新分区表的信息写入磁盘中。
本文出自 “疯狂的日子”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razyday.blog.51cto.com/9974109/1708061
原文:http://crazyday.blog.51cto.com/9974109/170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