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 也许是由于视野见识的差异, 也许是由于我资质太低, 也许是因为是我还太年轻, 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也
许。。。。 不管怎样, 这本书中的好多观点我都是反对的。 (也许更确切的说是: 我都是理解不了的。)
当然在这里我只是书写自己的感悟, 与书籍无关, 与你们无关,与世界无关, 与无关无关!
生活是可以很简单的度过的。 生存的成本真的很低,前提是你跳出世俗的牢笼。
人们总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草棚可以住人,然而太多的人因为一个“水泥方格” 而虚度了一生。-----也许这就是经济学家的阴谋。
我们对物质的渴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我们挣扎一生的原因。
自然是最美好的, 最美好的生活是回归自然!
上面的观点都是我读这本书的直观感受, 作者只是在本书中不断的描写他在瓦尔登湖“隐居”的生活经历, 以及对自然和原始生活, 当时的社会的一些描写和对比。 其实书中的好多内容, 我在儿时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自然当然很美,永不褪色的美。 虽然儿时对美还没有很清晰的概念, 然而那些唯美的记忆使记忆更美。 我也曾不止一次的设想过:如果就这样做一个悠然自在的农民,真的很好。(反正从骨子里到皮肉中我都是农民)。 如果在自己家里的几亩地里,盖一个不那么别致的小别墅, 在别墅的周围是花园,在花园的周围是一些树木(最好是果树)。 然后是麦田, 有几条细细的小径在麦田和花园, 果树之间蜿蜒, 小径上长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草, 清晨有薄薄的雾, 中午有暖暖的太阳, 傍晚有绚烂的夕阳和彩霞。 四季中都有鸟声唧唧,,,,,。 你可以随便看一本什么不知名的书, 或是很有名的书, 或者是一份不知什么年代的报纸, 或者只是一个小册子, 或者什么都不看,就只是单纯的坐着,亦或站着, 管他呢, 你喜欢就好。
这种生活好像很容易实现, 至少对我来说如此。(我家可是贫农哦!)。 而且这种生活好像也无法挑剔。无欲无求,只是简单的享受简单。
然而这样的生活总是缺少些什么, 缺少一些刺激, 缺少一些激情, 缺少一片模糊的空白待填充。 正如: "经历过世间沧桑后的勘破, 和不谙世事的天真是有本质区别的!"。
下面摘自: 《瓦尔登湖》
人类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了。
我不能不看到,世人是在向着所谓富有而优雅的生活跳跃,我一点儿也不欣赏那些点缀生活的艺术品,我全神贯注在人们的跳跃之上。
我主张的东西他应该多想一想; 我主张他们不应该以生活为游戏,或仅仅以生活作研究,还要人类社会花高代价供养他们,他们应该自始至终,热忱地生活。
花了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来赚钱,为了在最不宝贵的时间里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
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著才好。
一切知,俱于黎明中醒。
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末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因为,我看,大多数人还确定不了他们的生活是属于魔鬼的,还是属于上帝的呢,然而又多少有点轻率地下了判断,认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归荣耀于神,并永远从神那里得到喜悦” 。
除了你自己的道路之外,条条路都是宿命的道路。那么,走你自己的路吧。
说甚天堂!你侮辱大地。
原文:http://www.cnblogs.com/acm1314/p/493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