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大道至简第六章读后感

时间:2015-11-05 18:34:56      阅读:23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语言只是工具。一个连续几天几夜的编程的执着的开发人员会为了技术问题耗上三、四个星期而导致项目一再延迟,而且会为了实现某个细节与相关人员逐一争论。大多数的开发人员都热衷于争论语言之间的孰优孰劣。但是当一个开发者成熟后,就不再专注于语言,只是在讨论语言的好坏是可悲的。但是就如人一样,都需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从开始很多人都喜欢琢磨细节,但是成熟后人们就了解到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正视“软件工程”很有意义。代码、方法、过程、工程与组织的关系是为微妙的。对于所有的程序员看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是最重要的标志。

“程序=算法+结构”。这是编程的本源定义,也是原始的状态。编程的精义就在于此,然而愚公早在数千年就用同样的行为做编程实践。

有逻辑的发展,是因为“方法”和“方法论”的出现。长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总结出经验。沉淀之后,“过程”、“对象”就逐渐出现了,相关方法论也就出现了,这就是实践的结果。他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创造的,实践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任何一个人包括现在的我们都可以。方法不是神秘的东西,他是你正在做的、从事的和实现的。它是一种内在的规律。当你看不到你做事的行为时,也就不能理解“模式”作为一种方法的价值。所以,模式需要一定的编程经验才能理解。同样,理解过程也需要一定的编程经验,这可能需要你时不时的回忆以前的经历,经验来源于回顾、理解和分析,而不是你将写下的下一行代码。

过程伴随工程出现。他解决的是角色间的关系问题。过程说的是团队组织进行开展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分工。有了角色,也有了沟通。有很多人把大幅的玩家和开发人员的个性放在第一位。如果用这样的模式,公司也许还活着,但是工程需求方也许就被拖死了。他们会因为你一再拖延而沮丧、愤怒。憧憬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铁杆玩家身上。分不清玩家与客户的区别,对项目经理来说是可怕的。角色的扮演和沟通关系着这个项目是否能成功。合作无间主要是沟通的结果。

工程,是对目标的描述和成果的检测,实现就需要工具来帮忙。软件规模的不断增大是根本原因。然而,几年前并不需要工程。即使有一个人愿意用20年的时间去写一个任意庞大和复杂的操作系统软件公司也不会给他机会。复杂需要不同知识领域的角色参与,但是庞大则需要更多的人力、技术与管理。“团队”是软件规模和复杂度逐次积累的结果。团队越来越庞大意味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复杂。

工程理论包含组织学,但是组织与工程分开了。

大道至简第六章读后感

原文:http://www.cnblogs.com/94qq/p/494022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