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思想》有这样一段话:
“static 方法就是没有this的方法,在static方法内部不能调用非静态方法,反过来也是可以的。而且可以在没有创建任何对象的前提下,仅仅通过类本身来调用static方法。这实际上正是static方法的主要用途。”
用一句话描述static关键字的基本作用:方便在没有创建对象的情况下来进行调用(方法/变量)。
1)static方法
静态方法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任何实例也都可以调用,因此静态方法中不能用this和super关键字,不能直接访问所属类的实例变量和实例方法,只能访问所属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方法。
因为static方法独立于任何实例,因此static方法必须被实现,而不能是抽象的abstract。
2)static变量
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叫静态变量或类变量;没有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叫实例变量,两者的区别是:
对于静态变量在内存中只有一个拷贝,JVM只为静态变量分配一次内存,在加载类的过程中完成静态变量的内存分配,可用类名直接访问,当然也可以通过对象来访问(不推荐)。
对于实例变量,每创建一个实例,就会为实例变脸分配一次内存,实例变量可以在内存中有多个拷贝,互不影响。
3)static代码块
static代码块也叫静态代码块,是在类中独立于类成员的static语句块,可以有多个,位置可以随便放,它不在任何方法体内,JVM加载类时会执行这些静态的代码块,如果static代码块有多个,JVM将按照它们在类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它们,每个代码块只会被执行依次。例如:
public class Test5 {
private static int a;
private int b;
static {
Test5.a = 3;
System.out.println(a);
Test5 t = new Test5();
t.f();
t.b = 1000;
System.out.println(t.b);
}
static {
Test5.a = 4;
System.out.println(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自动生成方法存根
}
static {
Test5.a = 5;
System.out.println(a);
}
public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hhahhahah");
}
}
原文:http://www.cnblogs.com/running-coder/p/496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