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RMQ(Range Minimum Query)问题(转)

时间:2015-11-14 20:33:39      阅读:30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问题描述

RMQ问题是求给定区间中的最值问题。对于长度为n的数列A,回答若干查询RMQ(A, i, j)。返回数组A中下标在[i,j]里的最小值的下标。
比如数列 5,8,1,3,6,4,9,5,7      那么RMQ(2,4) = 3, RMQ(6,9) = 6.
 
解决问题
最简单的解法时间复杂度是O(n),就是对于每一个查询遍历一遍数组。但是当n非常大的时候,并且查询次数非常多的时候,这个解决方案就不是那么高效了。
使用线段树(以后会讲)可以将时间复杂度优化到O(logn),通过在线段树中保存线段的最值。
不过本文将介绍一个解决RMQ最强大的算法,Sparse-Table算法
Sparse-Table算法是一个在线算法所 谓在线算法,是指用户每输入一个查询便马上处理一个查询。该算法一般用较长的时间做预处理,待信息充足以后便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回答每个查询。 ST(Sparse Table)算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在线处理RMQ问题的算法,它可以在O(nlogn)时间内进行预处理,然后在O(1)时间内回答每个查询。

首 先是预处理,用动态规划(DP)解决。设A[i]是要求区间最值的数列,F[i, j]表示从第i个数起连续2^j个数中的最大值。例如数列3 2 4 5 6 8 1 2 9 7,F[1,0]表示第1个数起,长度为2^0=1的最大值,其实就是3这个数。 F[1,2]=5,F[1,3]=8,F[2,0]=2,F[2,1]=4……从这里可以看出F[i,0]其实就等于A[i]。这样,DP的状态、初值都 已经有了,剩下的就是状态转移方程。我们把F[i,j]平均分成两段(因为f[i,j]一定是偶数个数字),从i到i+2^(j-1)-1为一 段,i+2^(j-1)到i+2^j-1为一段(长度都为2^(j-1))。用上例说明,当i=1,j=3时就是3,2,4,5 和 6,8,1,2这两段。F[i,j]就是这两段的最大值中的最大值。于是我们得到了动态规划方程F[i, j]=max(F[i,j-1], F[i + 2^(j-1),j-1])。

然 后是查询。取k=[log2(j-i+1)],则有:RMQ(A, i, j)=min{F[i,k],F[j-2^k+1,k]}。 举例说明,要求区间[2,8]的最大值,总共2到8是7个元素,所以k=2,那么就要把它分成[2,5]和[5,8]两个区间,因为这两个区间的最大值我 们可以直接由f[2,2]和f[5,2]得到。

具体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

 
算法伪代码
//初始化
 
INIT_RMQ
 
//max[i][j]中存的是重i开始的2^j个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类似,num中存有数组的值
 
for i : 1 to n
 
  max[i][0] = num[i]
 
for j : 1 to log(n)/log(2)
 
  for i : 1 to (n+1-2^i)
 
     max[i][j] = MAX(max[i][j-1], max[i+2^(i-1)][j-1])
 
//查询
 
RMQ(i, j)
 
k = log(j-i+1) / log(2)
 
return MAX(max[i][k], max[j-2^k+1][k])

 

RMQ(Range Minimum Query)问题(转)

原文:http://www.cnblogs.com/bofengyu/p/496498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