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Django框架,里面的filter实现原理搞不明白,最后发现跟python的元类有关系.
原文: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00003/what-is-a-metaclass-in-python
伯乐在线译文:http://blog.jobbole.com/21351/
我就把我看完着两边(中英文)的收获简短的写一下,但是我还是强烈推荐看上面的两篇文章,
元类本身而言,它们其实是很简单的:
1) 拦截类的创建
2) 修改类
3) 返回修改之后的类
这样的作用是什么呢?
拦截类的创建,也就是不通过type()的方法,和默认参数进行创建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在__init__实例之前,做你想做的事情。
也就是所谓的修改类。
我认为,修改类,不强大,强大的是:如果加入一行代码,就可以把所有想修改的类一次性修改了,那真是太cool,元类就可以做到。
所以就要解释一下:创建一个类的时候,过程是什么样的?
class Foo(object):
pass
Foo中有__metaclass__这个属性吗?如果是,Python会在内存中通过__metaclass__创建()一个名字为Foo的类对象(我说的是类对象,请紧跟我的思路)。如果Python没有找到__metaclass__,它会继续在Bar(父类)中寻找__metaclass__属性,并尝试做和前面同样的操作。如果Python在任何父类中都找不到__metaclass__,它就会在模块层次中去寻找__metaclass__,并尝试做同样的操作。如果还是找不到__metaclass__,Python就会用内置的type来创建这个类对象。
也就是说,我只要在父类中有类的构建方法,就会影响子类。如果子类要是不像继承父类的metaclass,那么就可以通过__metaclass__指定类时,用的方法。(也就是定制类)
我看完之后,依然不敢说完全了解元类是怎么玩。只能知道为什么要有个元类,使用它的好处,以及看得懂发生了什么,现在的水平还能拿下它的节奏。
“当你不知道要不用的元类的时候,那你肯定不需要用它。”
原文:http://www.cnblogs.com/xueweihan/p/499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