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公平的,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就在两千年前,孔子立于河边,面对奔流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情,发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就请你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确实,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试想,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艺大师、科学巨匠,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呢?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他们自己的体会吧。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也十分珍惜时间,他把所有的时间都?在了写作上。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平均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他创作出像《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90多部优秀的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多产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之所以功成名就,与他珍惜时间、勤奋写作是分不开的。
鲁迅的成功,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珍惜时间。鲁迅12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值重病,两个弟弟尚且年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做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鲁迅几乎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涉猎广泛,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众说纷纭,捉摸不透。
有一个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本;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
对于想要成功的你来说,你的一天又有多长呢?一旦目标确立,就应该马不停蹄地向目标奔去。珍惜时间,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这样,你离你的目标就不再遥远了。当你成功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说,我成功的原因是:我的一天有48个小时。
原文:http://www.cnblogs.com/hnhnaican/p/365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