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二 20135231何佳 20135213林涵锦

时间:2015-12-21 00:04:18      阅读:26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课程: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班级:1352班     

姓名:何佳 林涵锦

学号:20135231 20135213

成绩:             指导教师:娄佳鹏         实验日期:2015.11.10

实验密级:         预习程度:            实验时间15:30 - 18:00

仪器组次:          必修/选修:必修           实验序号:2

实验名称:固件设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了解多线程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习 pthread 库函数的使用。          

内容:读懂 pthread.c 的源代码,熟悉几个重要的PTHREAD 库函数的使用。掌握共享锁和信号量的使用方法。进入/arm2410cl/exp/basic/02_pthread 目录,运行make 产生pthread 程序,使用NFS方式连接开发主机进行运行实验。   

 

实验仪器:

 

名称

型号

数量

嵌入式开发平台

UP-NETARM2410-CL

1

PC

Windows Xp

1

 

实验内容

1.连接arm开发板

2.建立超级连接

3.启动实验平台并记录arm机的IP地址:192.168.0.121,修改主机xp和Redhat的IP地址,使他们与arm机位于同一网段

4.按实验一的方法配置环境变量,并建立连接

5.在超级终端中运行可执行文件 pthread

 

  1. 实验过程的理解,实验指导书中知识点的理解。

(1)多线程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出多线程?

     在一个程序中,这些独立运行的程序片断叫作“线程”(Thread),利用它编程的概念就叫作“多线程处理”。利用多线程,提高应用程序响应;使多CPU 系统更加有效;改善程序结构。

(2)实验中控制两个进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是什么?

     生产者首先要获得互斥锁,并且判断写指针+1 后是否等于读指针,如果相等则进入等待状态,等候条件变量notfull;如果不等则向缓冲区中写一个整数,并且设置条件变量为notempty,最后释放互斥锁。消费者线程与生产者线程类似,所以控制进程的关键为互斥锁。

(3)对实验代码中的函数进行理解,充分理解代码的目的和内容。

 

  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按实验指导书步骤,基本没有出现问题,在测试第二个代码tty时,由于配置环境变量时输入错误,无法编译运行,重新修改环境变量后,得以达到实验目的。

1、开发环境的配置同实验一。

2、将实验代码拷贝到共享文件夹中。

3、在虚拟机中编译代码。

对于多线程相关的代码,编译时需要加-lpthread 的库。 

4、下载调试

,可得实验结果

 

 

遇到的问题

1.在虚拟机命令行中输入./install.sh报错

按照老师所说的重启虚拟机没有解决,重启计算机也没有解决,最后选择了换一台计算机继续实验。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二 20135231何佳 20135213林涵锦

原文:http://www.cnblogs.com/20135231hj/p/498988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