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工作
1,为避免发生端口冲突、程序冲突等现象,建议卸载使用RPM方式安装的httpd。
使用命令: rpm -e httpd --nodeps //卸载httppd。
2,挂载光盘到/media下
使用命令: mount /dev/cdrom /media //挂载
二,源码编译及安装
1,将源码包解压到/usr/src,并切换到展开后的源码目录中
使用命令: tar zxf httpd-2.2.17.tar.gz -C /usr/src //解压
2,配置
使用命令: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httpd --enable-so --enable-rewrite --enable-charset-lite --enable-cgi
3,编译及安装
使用命令: make&&make install //编译及安装
三,确认安装结果
使用命令: ls /usr/local/httpd //查看主要文件夹是否已存在
四,优化执行路径
使用命令: ln -s /usr/local/httpd/bin/* /usr/local/bin //设置符号链接
使用命令: ls -l /usr/local/bin/httpd /usr/local/bin/apachectl //查看权限,验证是否优化成功。
使用命令:httpd -v //查询版本,确认在其他路径下可以快速调用httpd命令
五,添加httpd系统服务
1,使用命令:cp /usr/local/httpd/bin/apachectl /etc/init.d/httpd //将Apachectl脚本复制到系统服务/etc/init.d/httpd,可实现通过chkconfig的进程管理。
2,使用vim对httpd进行编写, 以添加为系统服务
vim /etc/init.d/httpd //对前三行进行修改
3,使用命令:chkconfig --add httpd //将httpd添加为系统服务
使用命令:chkconfig --list httpd //进行验证
本文出自 “新起点”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yuanshuai.blog.51cto.com/10539781/1727070
原文:http://yuanshuai.blog.51cto.com/10539781/172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