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梯度下降法

时间:2016-02-12 12:47:16      阅读:26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设$\theta$是一个未知的参数向量,$J(\theta)$是相应的需要被最小化的代价函数。假设函数$J(\theta)$是可微的。

这个算法从最小点的初始估计值$\theta(0)$开始,之后的算法按照如下形式迭代:

$$\theta(new) = \theta(old)+\Delta\theta$$

$$\Delta\theta = -\mu\frac{\partial J(\theta)}{\partial\theta}\Bigg|_{\theta = \theta(old)}$$

该式中$\mu\gt0$。如果寻找的是最大值,那么该算法被称为梯度上升法,并去掉上式中的负号。

 

下图展示了该方法的几何解释。新的估计值$\theta(new)$是沿着减小$J(\theta)$的方向选区的。参数$\mu$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算法的收敛中扮演了重要的额角色。如果它很小的话,那么修正值$\Delta\theta$也很小,并且收敛到最小值点就变得非常缓慢。另一方面,如果它很大的话,那么算法可能会在最优值附近震荡,也不可能收敛。然而,如果这个参数选取合适,那么算法将会收敛到$J(\theta)$的一个驻点,该驻点可以是一个局部最小值(${\theta}_1^0$)或者一个全局最小值(${\theta}^0$)或者一个鞍点(${\theta}_2^0$)。

 技术分享

换句话说,它收敛到梯度等于0的一个点,如下图所示。算法将要收敛到哪一个驻点依赖于初始点的位置。此外,收敛的速度依赖于代价函数$J(\theta)$的形式。

 技术分享

下图展示了两种情形下不同值c的等高线$J(\theta) = c$,维度是二维空间,即$\theta = [\theta_1,\theta_2]^T$。最优值$\theta^0$落在登高线的中心,梯度$\frac{\partial J(\theta)}{\partial \theta}$总是垂直于等值面的切平面。

技术分享

事实上,如果$J(\theta) = c$,那么

$${\rm d}c = 0 = \frac{\partial J(\theta)^T}{\partial \theta}{\rm d}\theta \Longrightarrow \frac{J(\theta)}{\partial \theta}\perp {\rm d}\theta$$

梯度下降法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engyue365/p/518693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