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ava对象的比较
等号(==):
对比对象实例的内存地址(也即对象实例的ID),来判断是否是同一对象实例;又可以说是判断对象实例是否物理相等;
equals():
对比两个对象实例是否相等。
当对象所属的类没有重写根类Object的equals()方法时,equals()判断的是对象实例的ID(内存地址),是否是同一对象实例;该方法就是使用的等号(==)的判断结果,如Object类的源代码所示:
当对象所属的类重写equals()方法(可能因为需要自己特有的“逻辑相等”概念)时,equals()判断的根据就因具体实现而异,有些类是需要比较对象的某些指或内容,如String类重写equals()来判断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判断逻辑相等。
hashCode():
计算出对象实例的哈希码,并返回哈希码,又称为散列函数。根类Object的hashCode()方法的计算依赖于对象实例的D(内存地址),故每 个Object对象的hashCode都是唯一的;当然,当对象所对应的类重写了hashCode()方法时,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二、Java的类为什么需要hashCode?---hashCode的作用,从Java中的集合的角度看。
总的来说,Java中的集合(Collection)有两类,一类是List,再有一类是Set。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前者集合内的元素是有序 的,元素可以重复;后者元素无序,但元素不可重复。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要想保证元素不重复,可两个元素是否重复应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这 就是 Object.equals方法了。但是,如果每增加一个元素就检查一次,那么当元素很多时,后添加到集合中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就非常多了。也就是说,如果 集合中现在已经有1000个元素,那么第1001个元素加入集合时,它就要调用1000次equals方法。这显然会大大降低效率。
于是,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哈希算法也称为散列算法,是将数据依特定算法直接指定到一个地址上。关于哈希算法,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可以这样简单理解,hashCode方法实际上返回的就是对象存储位置的映像。
这样一来,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就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存储位置。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它就可以直接存
储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表示发生
冲突了,散列表对于冲突有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最终还会将新元素保存在适当的位置。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几乎只需要一两
次。
所以,Java对于eqau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是这样规定的:
1、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哈希码(或者散列码)。
2、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
上述的对象相同指的是通过eqauls方法判断,结果为true。
你当然可以不按要求去做了,但你会发现,相同的对象可以出现在Set集合中。同时,增加新元素的效率会大大下降。
三、深入解析HashMap类的底层数据结构
Map接口
Map没有继承Collection接口,Map提供key到value的映射。一个Map中不能包含相同的key,每个key只能映射一个
value。Map接口提供3种集合的视图,Map的内容可以被当作一组key集合,一组value集合,或者一组key-value映射。
Hashtable类
Hashtable继承Map接口,实现一个key-value映射的哈希表。任何非空(non-null)的对象都可作为key或者value。添加数据使用put(key, value),取出数据使用get(key),这两个基本操作的时间开销为常数。
Hashtable通过initial capacity和load factor两个参数调整性能。通常缺省的load factor
0.75较好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均衡。增大load factor可以节省空间但相应的查找时间将增大,这会影响像get和put这样的操作。
使用Hashtable的简单示例如下,将1,2,3放到Hashtable中,他们的key分别是”one”,”two”,”three”:
Hashtable numbers = new Hashtable();
numbers.put(“one”, new Integer(1));
numbers.put(“two”, new Integer(2));
numbers.put(“three”, new Integer(3));
要取出一个数,比如2,用相应的key:
Integer n = (Integer)numbers.get(“two”);
System.out.println(“two = ” + n);
1.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2. HashMap的数据结构:
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首先,HashMap类的属性中定义了Entry类型的数组。Entry类实
现java.ultil.Map.Entry接口,同时每一对key和value是作为Entry类的属性被包装在Entry的类中。
如图所示,HashMap的数据结构:
HashMap的部分源码如下:
可以看出,HashMap底层就是一个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table数组的元
素是Entry类型的。每个 Entry元素其实就是一个key-value对,并且它持有一个指向下一个
Entry元素的引用,这就说明table数组的每个Entry元素同时也作为某个Entry链表的首节点,指向了该链表的下一个Entry元素,这就是
所谓的“链表散列”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3. HashMap的存取实现:
1) 添加元素:
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重新计算元素的hashCode,根据hashCode得到这个元素在table数组中 的位置(即下标),如果数组该位置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如果数组 该位置上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此数组中的该位置上。
HashMap的部分源码如下:
2) 读取元素:
有了上面存储时的hash算法作为基础,理解起来这段代码就很容易了。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
HashMap的部分源码如下:
3) 归纳起来简单地说,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 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
对象。HashMap 底层采用一个 Entry[] 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对,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
对象时,会根据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
也会根据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四、关于“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哈希码”
由于作为key的对象将通过计算其散列函数hashCode()来确定与之对应的value的位置,因此任何作为key的对象都必须实现
hashCode和equals方法。hashCode和equals方法继承自根类Object,如果你用自定义的类当作key的话,要相当小心,按照
散列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obj1.equals(obj2)=true,则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对象不同,则它们的
hashCode不一定不同,如果两个不同对象的hashCode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冲突,冲突会导致操作哈希表的时间开销增大,所以尽量定义好的
hashCode()方法,能加快哈希表的操作。
如果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hashCode,对哈希表的操作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期待的get方法返回null),要避免这种问题,只需要牢记一条:要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不要只写其中一个。
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必须保证“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哈希码”,也就是当两个对象通过equals()比较的结果为true时,这两个对象调用hashCode()方法生成的哈希码必须相等。
如何保证相等,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
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时,equals方法的判断根据和计算hashCode的依据相同。如String的equals方法是比较 字符串每个字符,String的hashCode也是通过对该字符串每个字符的ASC码简单的算术运算所得,这样就可以保证相同的字符串的 hashCode相同且equals()为真。
String类的equals方法的源代码:
String类的hashCode方法计算hashCode的源代码:
深入解析Java对象的hashCode和hashCode在HashMap的底层数据结构的应用
原文:http://www.cnblogs.com/toSeeMyDream/p/521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