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统集成有哪些特点?
答:1)、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2、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开发阶段包括哪些阶段?
答:开发阶段主要是设计与编码阶段,其分为5个阶段,
1)、总体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系统验收阶段。
3、软件维护的四种类型及适用的条件?
答:1)更正性维护:适用于软件产品交付后进行的修改,以更正发现的问题;
2)适应性维护:交付后进行的修改,以保持软件产品能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可以继续使用;
3)完善性维护:交付后的修改,以改进性能和可维护性;
4)预防性维护:交付后的修改,以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和更正它们。
4、面向对象中上统一建模语言UML的特征?
答:1)不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而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
2)是一种建模语言规范说明,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3)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它;
4)简单并且可扩展,具有扩展和专有化机制,无需对核心概念进行修改;
5)为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开发中涌现出的高级概念提供支持,强调在软件开发中,对框架、架构、模式和组件的重用;
6)与最好的软件工程实践经验集成。
5、软件架构中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及特点?
答:几种常见的加构模式如下:
1)、管道\过滤器模式,特点体现各功能模块的黑盒,高内聚、低耦合。缺点:需要设计者协调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存在关系的数据流。
2)、面向对旬模式,其典型应用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优点主要是高度模块化,缺点是对象之前的调用需要知道所调用对象的标识,如果标识发现改变,就要通知所有调用该对象的对象,否则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3)、事件驱动模式,基本原现是构件并不直接调用过程,而是触发一个或多个事件。主要特点是事件的触发者并不知道哪些构件会受到事件的影响,用不能假定构件的处理顺序,甚至不知道会调用哪些过程,使用事件驱动模式的典型系统。主要是WORD,EXCEL等。
4)、分层模式,典型应用是分层通信协议,如ISO/OSI的七层网络模型。优点就是复杂按功能分解,简单化。缺点就是每个系统不好分,同时层次个过过多,系统性能会下降。
5)、知识库模式,有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如果输入流触发进程执行的选择,则为基于传统数据库型的知识库模式;如果中央数据结构的当前状态触发进程执行的选择,则为基于黑板模式的知识库模式,而黑板系统的典型就用是信号处理领域,如语音和模式识别,黑板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知识源、黑板数据结构与控制。
6)、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此模式是基于资源不对等腰三角形,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处理,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C/S模式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C/S模式中客户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为了解决C/S模式中服务器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三层(多层)C/S模式,即多层应用架构。
6、webservices的典型技术及特点 以及哪些情况适用webservices?
答:WDB服务的典型技术包括:SOAP,WSDL、UDDI及XML。
WEB服务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互操作性,适合使用Web Services的情况如下:
1)、跨越防火墙,2)、应用程序集成,3)B2B集成,4)软件重用。
7、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存储模式及各自的特点?
答:三种;1)、DAS,直接连接存储,一般通过标准接口,将存储服务器与服务器的直接连接。
2)、NAS,网络连接存储,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朴结构(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系列计算机。NAS产品是真正的即插即用。
3)、SAN,存储区域网络,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存储技术,SAN拥有极度的可扩展性、简化的存储管理、优化的资源和服务共享以及高度可用性。
原文:http://10700812.blog.51cto.com/10690812/17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