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载与解压
Zookeeper下载地址:http://www.apache.org/dyn/closer.cgi/zookeeper/
下载完成以后解压到一个特定目录
2、Zooker配置
Zookeeper集群模式至少需要3台主机进行搭建,准备三台主机Serve1、Server2、Server3
» 在Zookeeper的conf目录下创建myid文件,server1机器的内容为:1,server2机器的内容为:2,server3机器的内容为:3
» 在conf目录下创建一个配置文件zoo.cfg(标红的最主要):
tickTime=2000 dataDir=/Users/zdandljb/zookeeper/data dataLogDir=/Users/zdandljb/zookeeper/dataLog clientPort=2181 initLimit=5 syncLimit=2 server.1=server1:2888:3888 server.2=server2:2888:3888 server.3=server3:2888:3888
配置完成以后把配置文件分发到其他的主机上;
参数解释:
• tickTime:发送心跳的间隔时间,单位:毫秒
• dataDir:zookeeper保存数据的目录。
• clientPort: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 initLimit: 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客户端,
而是 Zookeeper 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 Leader 的Follower 服务器)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
当已经超过 5 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 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
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 秒
• syncLimit: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与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
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2*2000=4 秒
• server.A=B:C:D:其 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
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地址;
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
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
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 B 都是一样,
所以不同的 Zookeeper 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3、配置zookeeper的环境变量
$ vim /root/.bash_profile #写入 PATH=$PATH:/usr/local/zookeeper-3.4.6/bin
4.启动zookeeper(所有节点都要启动)
$ cd /usr/local/zookeeper $ bin/zkServer.sh start # 显示:Starting zookeeper ... STARTED 表示启动成功
Zookeeper 2、Zookeeper的安装和配置(集群模式)
原文:http://www.cnblogs.com/raphael5200/p/528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