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first系列的书确实很好,深入浅出讲解网络的组成,让以前那些生涩的概念生动起来。
CAT5电缆:
两端为RJ-45接头(水晶头),内部为UTP(非屏蔽双绞线:因为外部护套与内部电线直接无屏蔽层,双绞线可以抑制磁场干扰)。
内部有4组UTP:
橙色:发送数据 绿色:接收数据 蓝色与棕色:备用,用于扩展带宽。
一根有白色条纹:正极 另一根纯色的:负极
传输速率:10/100 Base-T Base-T表示1Mb/s
修复CAT5:
1. 减去破损的部分
2. 把8根电线弄直
3. 按照另一端的线的顺序来排列电线,压入水晶头
排线标准:
1. 568A: 白绿 | 绿 | 白橙 | 蓝 | 白蓝 |橙 | 白棕 | 棕
2. 568B: 白橙 | 橙 | 白绿 | 蓝 | 白蓝 |绿 | 白棕 |棕 也就是568A把绿色和橙色对换
直通线: CAT5线的两端用同一标准
交叉线:用不同标准,可以连接计算机,两台就可以同时收发数据
同轴电缆:
内部有一根导线,外有塑料绝缘层和铜质网状织物的屏蔽层,有多种接头连接器(T型、BNC桶形、终端连接器、终端电阻器)
同轴电缆网络(RG-62网络):
有一根总线,其末端有终端电阻器(可以连接铜芯和铜质网状织物,能形成回路),利用T型连接器与各个节点计算机相连。
音频测试仪:由音频发生器和探测器组成,用于确定线路是否断开。
光纤:
透明的纤芯由玻璃或者塑料组成,纤芯外是包层,相当于镜子,外有纤维和塑料护套。
单模 多模(多个光传输路径)
纤芯细 纤芯粗
成本高 成本低
传输距离10-100km >2000m
性能 14Tb/s 10Gb/s
这一章讲解物理上如何在空间内布局网络,我没细看,感觉自己不会经常用到。
LAN网络分析仪:最强大,可以像计算机一样,把读取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10,解读成数据帧,自带音频发射器和探测器。
万用表:测量电缆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值,也可以测量电流值(包括AC,DC)
示波器:显示电缆两端电压变化情况
逻辑分析仪:也可以显示电压变化轨迹,可以把信号解读成01。
我也没细看。
编码:
1. 不归零编码(NRZ):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
2. 不归零反向编码:电平翻转为1,不变为0
3. 曼彻斯特编码:电平向上翻转为1,向下翻转为0
网卡(NIC):
对信号解码,收发消息,ROM中存有MAC地址,其端口与RJ-45接头电气连接。
发送数据:网卡把消息转成1,0信号 ----> 按编码规则编码后通过电缆传输电压信号
接收数据:接收网络信号 ---> 借助时钟机制划分时间片 ----> 根据编码规则转换成1和0
以太网:
10 Base-T 曼彻斯特编码
100Mb/s 4B/5B编码
1000Mb/s 8B/10B编码,增加控制信息
计算机内部:不归零编码
数据帧内部包含数据包。 数据报特指不可靠协议传输的数据包。
MAC地址:前半段是制造商编号,后半段是网卡编号。
在网上传输的数据帧的格式:
【以太网的数据帧【IP数据帧【TCP/UDP数据帧【真正的数据】】】】
Internet: 因特网,特指最大的互联网(internet)。
集线器、交换机:用于连接局域网LAN或者内部网。
路由器:连接广域网WAN或者互联网。
集线器Hub:
又称中继器,连接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没有CUP、内存,不加处理的把数据转发到所有端口。
交换机Switch:
存储/转发数据帧,只把数据帧发送到目的MAC地址的端口,也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可以理解数据帧,读取MAC地址,并且维护MAC地址查询表(每3分钟清空一次),不能跨越IP子网。
路由器Router:
有MAC地址的设备,连接IP子网,根据目的IP转发数据帧,有CPU、内存等,可以解读IP地址,把数据帧的源MAC地址换成自己的MAC地址,把目的MAC地址换成目的IP所指向的MAC地址,再进行转发。
路由器端口名称 0/1 表示 0 号网卡的1号端口。
任何能够收发数据的网络设备必须具有MAC地址。
二层交换机:一个mac
三层交换机:一个端口一个mac
路由器:一个以太网口一个mac,桥接口、串行口没有mac
IP:网段地址 + 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帮助判断是否在一个子网内。
ARP协议: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节点向交换机请求某个IP的MAC地址,交换机转发后,接收到该主机的回复,反馈给请求者。用于在局域网内主机通信。
LAN的默认网关是Router,所有发往外的数据默认发给Router,Router从数据帧里面取出数据包,查看IP地址,如果是往外发的,那么修改这个数据帧的源和目的MAC地址,再进行转发。转发过程如下图:
原文:http://blog.csdn.net/u011680118/article/details/510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