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是面向集合存储的文档型数据库,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与关系型数据库相比有所不同。举个例子,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我们记录一个订单的信息,通常是这样设计表结构的:
设计一个订单基本信息表和一个订单明细表,1个订单有N个订单明细,这些订单明细通过外键关联到订单主表,所以要存储一个订单的信息,需要“1+N”条记录。在MongoDB中将订单基本信息和该订单的所有订单明细信息通过嵌套的json格式组织起来,保存为1个文档。也就是说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需要“1+N”条记录存储的数据,MongoDB保存为1个类似Json的文档。所以,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或1+N条记录)基本相当于MongoDB的一个文档。关系型数据库中一个表存储多条记录,MongoDB中用一个“文件夹”存放多个类似的文档,并将这样的“文件夹”叫做集合。下面是MongoDB和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比较:
MongoDB | 关系型数据库 |
Databse(数据库) | Databse(数据库) |
Collection(集合) | Table(表) |
Document(文档) |
Record/Row(记录/行) |
field(字段) |
Column(列) |
Index(索引) |
Index(索引) |
embedded documents/reference |
table joins(表连接) |
文档是MongoDB最核心的概念,本质上是一种类JSON的BSON格式的数据。BSON是一种类JSON的二进制格式数据,它可以理解为在JSON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数据类型,包括日期、int32、int64等。BSON是由一组组键值对组成,它具有轻量性、可遍历性和高效性三个特征。可遍历性是MongoDB将BSON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原因。
使用MongoDB文档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MongoDB中写操作的原子性限制在文档级别,对文档的保存、修改、删除等都是原子操作;
由于MongoDB是弱事务性的,所以当需要保证数据完整性存储时,可以利用文档的原子性来保障。还是以上面订单的例子来说,为防止MongoDB在保存主订单信息和订单明细时发生部分数据未保存成功,可以将订单主信息和订单明细保存为一个文档,这样,要么整体保存成功,要么整体失败,就相当于实现了事务的效果。
2.单个文档占用的存储空间不能超过16MB;
3.MongoDB会尽量保持文档被插入时键值对的顺序,但是不严格保证。
文档键(field)的命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_id是系统保留的关键字,它是默认的主键,该值在集合中必须唯一,且不可更改
2.键不能包含\0或空字符,这个字符用于表示键的结尾
3.不能以$开头
4.不能包含.(点号)
5.键是区分大小写的且不能重复 例如:{foo:1,Foo:1}
集合的命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集合名不能是空字符串("")
2.集合名不能含有\0字符(空字符),该字符表示集合名的结尾
3.集合名不能以"system."开头,此前缀是系统本身保留的
4.集合名中不能包含$字符(注:可包含.)
用命名空间组织集合:
类似于A文件夹下面存放某文档(或A文件夹下面存放B文件夹,然后B文件夹下面存放某文档),那么获得该文档的路径为:A/文档(或A/B/文档),将“/”替换为“.”,变为“A.B.文档”,那么“A.B.”就是该文档的命名空间。
1.把数据库名添加到集合名字前面,中间用点号连接,得到集合的完全限定名,就是命名空间,例如:命名空间 neighbor.blog。
2. 需要说明的是,点号还可以出现在集合名字中,例如:neighbor.blog.reviews ,可以将reviews集合看作是blog集合的子集合。
3.使用子集合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组织数据,使数据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原文:http://www.cnblogs.com/quickcodes/p/539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