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软件测试

时间:2016-05-02 18:25:08      阅读:15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对于经典瀑布模型,软件的生命周期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与说明->软件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与系统测试->软件维护。

那这次就来说说测试吧!

先是对单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是部分系统测试(包括集成测试和有效性测试),最后是系统测试。

why分成3步测试?模块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都准备好;便于及时发现错误,纠错有针对性。

(1)单元测试的2中方法

1)白盒测试:根据设计或代码的知识

  语句覆盖:程序的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覆盖(分支~):每个判断(分支)都轮流使用T/F。

  条件覆盖: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都轮流使用T/F。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所有可能条件的取值。

  路径测试: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最强覆盖)。

2)黑盒测试:根据输入/输出值得检验

  等价类划分:有效等价类(valid),无效等价类(invalid)。

  边界值分析:输入/输出的边界值。

  错误推测法:列出可能犯错的情况,赋数据。

  因果法:输入条件的组合(针对程序接口,而不是内部),会生成判定表。

(2)部分系统测试包括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有效性测试)。

(3)系统测试的3种类型:

1)Alpha-testing:在开发环境下的单个用户会公司用户在模拟条件下的测试。

2)Beta-testing:当1)达到一定程度时,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进行的测试,开发者不在现场因而无法控制。

3)接收测试:由用户执行的系统测试,决定是否接收系统。

软件测试

原文:http://www.cnblogs.com/QFighting/p/545270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