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现代操作系统笔记][第四章文件系统]

时间:2016-06-03 06:31:47      阅读:28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第四章 文件系统

4.1 文件

用户角度来考察文件。用户如何使用文件文件有那些特性。

4.1.1 文件命名

文件一种抽象机制,提供了一种在磁盘上保留信息而且以后方便读取的方法。

  • 有的文件系统区分大小写,有的则不区分

    • Unix是前者,MS-DOS是后者
  • FAT-16,FAT-32,NTFS

    • FAT-16(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配置表) : Windows 95
    • FAT-32 : Windows 98
    • 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新技术文件系统):之后所有Win系列的文件系统

4.1.2 文件结构

文件可以有很多构造方式,列出常用的三种方式。

技术分享

  • 字节序列

    • 操作系统所见的就是字节,任何含义只在用户程序中解释。
    • UnixWinodws都是用这种方式。
  • 记录序列

    • 读和写都是以记录为单位
    • 80列的穿孔卡片还是主流的时候。

      • 80个字符 = 一个记录。
    • 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方式了。

    • 类似与mapkey-value对,并利用平衡树来维护key值。
      • 以便能快速查找key值。
    • 在一些处理商业系统的大型计算机受到欢迎

4.1.3 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regulr file):包含用户的信息

  • ASCII文件

    • 由多行正文组成

      • Unix系统每行以换行符(/n)结束。
      • Win系统采用回车符(/r)和换行符(/n)。
    • 优势

      • 可以显示和打印,可以用文本编辑器编辑。
      • 作为其他程序的输入或输出。
  • 二进制文件
    • 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使用该文件的程序才了解这种结构。

目录(directory):管理文件系统结构的系统文件。


4.1.4 文件存取

  • 顺序存取(sequential access)

    • 早期操作系统只有这一种方式。
      • 比如你要读adsadasdsaxdas中第7位,必须从头开始找到第7位。
      • 效率极低,但是适合磁带的工作方式。现在已被淘汰。
  • 随机存取文件(random access file)

    • 能够以任何次序读取其中字节或记录的文件。
    • 两种方式指示从哪里读取文件。
      • 第一种:: read操作中给出开始读文件的位置。
      • 第二种 : 维护一个文件位置。利用seek设置。

4.1.5 文件属性

与文件相关的信息,如创建日期,大小等。这些信息称为文件属性(attribute),有些人称之为元数据(metadata)

技术分享

  • 前4个属性与文件保护相关。
  • 标志位
  • 时间字段
  • 大小字段

4.1.6 文件操作

  • creat
  • delete
  • open

    • 把文件属性和磁盘地址表装入内存。
  • close

    • 关闭文件释放内部表空间。
  • read

  • write
  • append
  • seek
  • get attributes
  • set attributes
  • rename

4.1.7 使用文件系统调用的示例程序。

完成了copyfile abc xyz的操作

技术分享

4.2 目录

目录本身也是文件

4.2.1 一级目录系统

目录系统最简单形式就是一个目录包含所有的文件。

技术分享

  • 诸如电话,数码相机以及一些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使用

4.2.2 层次目录系统

技术分享

4.2.3 路径名

  • 绝对路径

    • 一定以分隔符开头
      • WIN:\
      • Unix:/
      • MULTICS: >
  • 相对路径

    • 必须要和工作目录一起使用。
    • 几个特殊的符号
      • . : 当前目录
      • .. :上一层目录
      • ~ : Linux中自己用户的根目录
      • ~user: Linuxuser的根目录
      • - : Linux中上一次最近访问的目录

4.2.4 目录操作

  • creat
  • delete
  • opendir
  • closedir
  • readdir
  • rename
  • link

    • 连接技术允许在多个目录出现同一文件。
    • 增加该文件的i节点计数器的个数(记录含有该文件的目录树目)。
    • 有时称为硬连接(hard link)
      • 硬链接不占用磁盘空间
      • 硬链接只能作用于文件,不可跨越分区。
      • 硬链接和原来的文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共享一个 inode 号。
      • 硬连接是完全平等的,都掌控的真实的,而不是一个快捷方式。
  • unlink

    • 删除连接文件。
    • Unix中,用于删除文件的系统调用实际上就是unlink
  • 符号连接 : 类似于快捷方式,又叫软连接

    • 可以跨越磁盘的界限
    • 速度较慢

4.3 文件系统的实现

实现者的角度考察文件

4.3.1 文件系统布局

文件系统存放在磁盘

  • 多数磁盘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区

    • 每个分区都有独立的文件系统。
  • 磁盘的0号扇区称为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用来引导计算机。

  • MBR的结尾是分区表

    • 该表给出了每个分区的起始和结束地址。
    • 表中的一个分区被标记为活动分区

在计算机被引导的时候

  • BIOS读入并执行MBR
  • MBR做的第一件事是确定活动分区,读入它的第一个块,叫做引导块(boot block),并执行之。
  • 引导块中的程序将装载该分区中的操作系统
    • 为了统一起见,所有分区的开始都是引导块,即使没有操作系统。

技术分享

之后的磁盘分区的布局随着文件系统的不同而变化。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布局。

  • 第一个是超级块(superblokc)

    • 超级块包含文件系统的所有关键参数。

      • 确定文件类型用的魔数
      • 文件系统数据块的数量。
      • 其他重要管理信息。
    • 计算机启动,或文件系统首次使用时,超级块被读入内存。

  • 文件系统空闲块的信息。

    • 可以用位图或指针列表给出。
  • 可能有 i节点
    • 是一个数据结构数组,每个文件一个。
    • i节点说明了文件的方方面面。
  • 根目录
  • 文件和目录

4.3.2 文件的实现

文件存储实现的关键问题

  • 记录各个文件分别使用那些磁盘块

1.连续分配

malloc的动态存储分配是一模一样的模型。(但是malloc可以忽视这几个缺点)

技术分享

优点:

  • 实现简单

    • 只需记录文件的磁盘地址文件的块数
  • 读性能好

    • 只需一次查找,之后不需要寻道旋转延迟。
    • 数据以磁盘全带宽的速率输入。

缺点:

  • 外部碎片太多,需要维护一个空闲列表来存储文件。

    • 但是为了能在空闲列表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块

      必须要知道文件最终的大小

  • 大多数时候对于文本文档不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所以这是一个硬伤。

使用场景

  • 存在这种情形,文件的大小都事先知道,后续使用中,也不会被改变

    CD-ROM文件系统。

  • DVD的文件系统

多年前,连续分配由于其简单和高性能被实际用于在磁盘文件系统中,后来由于讨厌在文件创建时不得不指定最终文件的大小,这个想法被放弃了。但是随着CD-ROM,DVD以及其他一次性写光学介质的出现,突然间连续分配又成为了一个好主意。所以研究具有清晰和简洁概念的老式系统和思想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可能以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在未来系统中得到使用。

2.链表分配

技术分享

优点:

  • 充分利用了每个磁盘块。
  • 也只需要存放首地址

缺点

  • 随机读的复杂度是O(n),太慢。
  • 指针占去了一些字节,使得存储数据的字节数不再是2的整数次幂

    • 程序都是以2的整数次幂来读写磁盘块,要读一个完整的块,可能要两个磁盘块拼接。

      使得速度变慢

3. 在内存中采用表的链表分配

技术分享

取出每个磁盘的指针字,把它放到内存的一个表中。这个表叫做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FAT).

优点:

  • 解决上述链表的两个缺点。
    • 对于随机读写,因为在内存中,即使O(n)也是可以接受的。
    • 存储数据是2的整数次幂了。

缺点:

  • 对于200GB的磁盘和1KB大小的块,这张表需要2亿项,每个表项4字节

    这张表要占600800MB的内存,不太实用

  • 所以FAT对于大磁盘不适用

4. i结点

技术分享

每个文件赋予一个称为i节点(index-node)的数据结构

  • 其中列出文件属性文件块的磁盘地址

优势

  • 只有在文件打开的时候,i节点才载入内存。

    • 与磁盘总大小无关,只与打开的文件有关。
  • 类似虚拟地址空间的多级页表的方式。

    技术分享

    • i节点里的地址就是一级页表
    • 最底层的地址才是实际的磁盘地址
    • 便于索引,节约空间,完美。

缺点:貌似没有

4.3.3 目录的实现

目录项

打开文件,操作系统利用用户给出的路径名找到相应目录项

  • 目录项提供了查找文件磁盘块所需要的信息。

    • 因系统而异
      • 有可能是磁盘地址+长度(对于连续分配)
      • 有可能是第一块的地址(对于链表来说)
      • i节点号
  • 无论如何,目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ASCII文件名映射成定位文件数据所需的信息。

文件属性

与此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在何处存放文件属性

技术分享

  • 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是把文件属性直接存放在目录项中。(对应于Windows)
  • 对于采用i节点的系统,还可以把文件属性存到i节点中,而不是目录项中。

文件长度

现代操作系统都支持可变长度长文件名,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 第一种,最简单的固定一个255字节的文件名,很浪费空间不考虑。

技术分享

  • 第二种,就是图4-15(a) ,被后面那种完爆就不提了。
  • 第三种,利用来维护文件名。

    • 每个目录项自身都有固定长度。
    • 的维护跟 malloc的类似。
    • 缺点

      • 一个目录项可能会分布在多个页面里。

        因此处理文件名还是可能有页面故障。

查找文件名

  • 利用哈希表

    • 我的老本行就不要介绍了。
  • 利用高速缓存

4.3.4 共享文件

文件系统本身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而不是一棵树。

技术分享

有种方式共享(连接)

  • 硬链接

    • 目录指向i节点,并计数

    • 只有当计数被置为0的时候,才真正被删除。

  • 软连接(符号连接)

    • 创建一个类型为LINK的文件,并把该文件放在B下。

      • 里面存储了实际的 连接文件位置
    • 访问文件,需要额外的开销

复制时的问题

如果允许复制时不保留连接的话 (cp 没有-d)

  • 软连接,直接复制所指向文件本身。

  • 硬链接,复制过来后,重置i-node的计数器。

4.3.5 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看不下去了,翻译的太烂了)

日志结构文件系统(Log-structured File System,LFS)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CPU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RAM内存容量变得更大,磁盘高速缓存也在增加。
    • 不需要磁盘访问操作,就能完成很大一部分读请求。
    • 未来多数的磁盘访问操作是写操作。
      • 写操作往往是零碎的。
      • 一个50us的磁道写操作需要10ms的寻道和4ms的旋转延迟操作。磁盘的效率降低到1%

零碎的写操作来源于哪里?假设写入一个新建的文件

  • 写该文件目录的i节点,目录块。
  • 文件的i节点,以及文件本身。

这些写操作很慢,如果在写操作完成之前死机。

  • 造成文件系统的严重不一致性。

4.3.6 日志文件系统

保存一个用于记录系统下一步将要做什么的日志

  • 即使奔溃后,也能通过日志来继续处理。

  • 微软的NTFS,ext3ReiserFS文件系统都是用日志。

技术分享

4.3.7 虚拟文件系统(翻译太烂,看不完)

即使在同一计算机下同一操作系统,也会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

Windows

Windows通过指定不同的盘符来处理这些不同的文件系统,比如C:D:等。

盘符是显示存在的,所以Windows知道传递什么样的文件系统请求。

不需要将不同类型文件整合同一模式。

Unix

相比下,所有现代的UNIX系统做了一个很认真的尝试,将多个文件系统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结构中。

技术分享

觉得大多数UNIX操作系统使用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 System,VFS)来将文件系统统一。

4.4 文件系统管理和优化

4.4.1 磁盘空间管理

几乎所有的文件系统都把文件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来存储,各块之间不一定相邻(页式管理)。

块大小

一旦确定把文件按固定大小的块来存储,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块的大小应该是多少?

过大的块(空间利用低)

  • 小的文件浪费大量磁盘空间,内部碎片严重。

过小的块(时间利用低)

  • 大多数文件都会要有多个块,需要多次寻道旋转延迟才能读完这个文件,性能太低。

观点

  • 历史观点来说,文件系统将大小设在1~4KB之间。(历史时期磁盘数量少,空间利用率更重要)。

  • 随着磁盘超过1TB,可以通过将块的大小提升到64KB接收磁盘的浪费,增加时间性能。

    • 现代基本不可能出现磁盘空间短缺的状况。

记录空闲块

技术分享

  • 磁盘块链表

    • 通常情况下,采用空闲块来存放空闲表
    • 内存中保存一个指针块
      • 文件创建时,所需要的块从执政块中取出来。
        • 如果指针块用完了,从磁盘读入一个新的指针块。
      • 文件删除是,其磁盘块被释放,并添加到指针块
        • 指针块填满后,将它写入磁盘。
      • 避免不必要的I/O,(即有利于创建,也有利于写)
        • 在内存中保留一个半满的指针块,其余大多数为的状态
  • 位图

    • n个块的磁盘需要n位位图

      • 空闲块用1表示
      • 已分配块用0表示
    • 位图所需要的空间很少。

    • 隐形好处,保证很有可能存储会比较紧密,减少磁盘壁的移动。

    • 缓存

      • 由于位图是一种固定大小的数据结构,在支持分页的内核

        可以直接存放到虚拟地址空间,等待需要的时候进行页面的调入

磁盘配额

现在应该没人用这个技术了。。。

4.4.2 文件系统的备份(略过)

几个问题

  • 一:备份那些数据?
  • 二:对前一次已经备份过但没有修改过的再备份十分浪费。
  • 三:是否压缩?
  • 四:对还在活动的文件系统做备份是很难得。
  • 五:备份会引入非技术问题(间谍?)

4.4.3 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影响文件系统的可靠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 修改过的磁盘块全部写回之前系统崩溃,可能使文件系统处于不一致状态

为了解决文件系统的不一致问题,很多计算机都带有一个实用程序以检验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 UnixfsckWindowsscandisk.
  • 一般在崩溃重启后,都可以选择性运行。

我们介绍一下Unixfsck的原理。

  • 块的一致性检查
  • 文件的一致性检查

技术分享

4.4.4 文件系统性能

  1. 高速缓存

    • 块高速缓存
    • 缓冲区高速缓存
    • 存储器映射
  2. 块提前读

    • 只能加速顺序存取方式
    • 随机存取方式,效率更低。
  3. 减少磁盘臂运动

    • 空闲块的分配减少磁盘臂运动

      • 使用位图
      • 空闲表使用块簇技术。
    • i节点的优化

      • 读取一个很短的文件,也需要先两次磁盘访问

        • 读取i节点
        • 读取访问块
        • 两者之间的访问增加寻道时间。
      • 改进

        • 第一种。磁盘中部存放i节点。
        • 第二种。磁盘分为多个柱面组,每个柱面组有自己的i节点

    技术分享

4.4.5 磁盘块整理

Win

磁盘性能可以这样恢复

  • 移动文件使它们相邻,把所有的空闲空间放在一个或多个大的连续空间。
  • windowsdefrag从事这个事
    • windows用户应该定期使用。
    • NTFS貌似产生的碎片少很多了

Linux

  • Linux文件系统(ext2,ext3)由于使用i节点的方式,很少需要使用手动的磁盘碎片整理。

4.5 文件系统实例

4.5.1 CD-ROM

4.5.2 MS-DOS

  • FATFAT32现在依旧流行于嵌入式系统。

读文件时

  • MS-DOS调用open系统调用,获得文件的句柄

    • open系统调用识别一个路径。路径是一个一个分量的查找

      直到找到最终的目录读入内存,搜索要打开的文件。

目录项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4.5.3 Unix V7

即便是早期版本的UNIX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用户文件系统,因为它是MULTICS继承下来的。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现代操作系统笔记][第四章文件系统]

原文:http://blog.csdn.net/zy691357966/article/details/5157384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