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一切对象都是引用计数的。当分配一个新的名字给一个对象,或将其放到一个列表、远足或字典中时,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就会增加1。如:
a = 2 #在内存中创建一个对象‘2’,并把名字a指向该对象,该对象的引用计数为1
b = a #引用计数加1,为2
del a #删除a的引用,此时引用计数为1
当‘2’的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他会在适当的时机被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回收。
但在特定的情况(循环引用)下,会阻止垃圾回收机制销毁不再使用的对象,如:
a={} #引用为1
b={} #引用为1
a[‘b‘]=b #b的引用加1,为2
b[‘a‘]=a #a的引用加1,位2
del a #删除a,a的引用为1
del b #删除b,b的引用为1
在这个例子中,del语句减少了a和b的引用计数并删除了用于引用的变量名,可是由于两个对象各包含一个对方的引用,虽然最后两个对象都无法通过名字访问,但引用计数并没有减为0。因此不会被销毁,会一直保留在内存中,造成内存泄漏。
为解决这个问题,python解释器会定期运行一个搜索器,若发现一个对象已经无法被访问,无论该对象引用计数是否为0,都销毁他。
本文出自 “黑色时间”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blacktime.blog.51cto.com/11722918/1789909
原文:http://blacktime.blog.51cto.com/11722918/178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