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毅,成长于四川,就学于北京清华,深造于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教时,成为了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在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时候,他最想把自己体验到的东西方治学模式的差异和心得带给中国的学生,让真正热爱研究的学生体味到学术研究中的无穷 乐趣。
下面是马毅在演讲中的主要内容,也是他十余年治学经验的宏观总结。
“什么是研究,如何做好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宽泛而抽象的概念。在这里,我谨以自己的在研究上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以后如果做研究,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一.你做好做研究的心理准备了么?不畏挫折、屡败屡战
a) “尖子生”对于“做好研究”,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b) 做研究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犯错误、不断反思的过程。
c) 做研究最重要的三要素:激情、激情、激情。
“我是学校里的尖子生,我能去你那里做研究吗?”这是很多学生在毛遂自 荐时时常提到的问题。我觉得两者之间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意思上的尖子生不一定适合做研究;反之,适合做研究的,也不一定是要尖子生。我 所认识的一些著名的研究员,他们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加勤奋,他们在其研究领域所花的时间和努力更多。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有多糟糕,那是因为你受的挫折太少!我本科是在清华 大学读的,那时候的每门考试,一般都是90分以上,心理上也觉得自己还不错。然而,当我后来到伯克利攻读博士学位时,第一次数学考试,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才考了37分。那真的是很大的落差和打击,从来没有“领”过这么低的分数,仿佛直接从“天堂”掉入了“地狱”。后来,才知道班级的最高分数也就42 分,我还是第三名。数学老师对着一班“惨败”的学生揭开了底牌:你们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么?不,认识自己的“无知”才是能做好研究的开始,这就是你们来 到这个课堂,来到伯克利所要做的。
你会发现这与中国大学里的考试目的完全不同,一般中国的考试,都会让你 知道自己对课本知识掌握的有多好;而国外大学的考试,更侧重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外,同时还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和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 质。在研究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你既要有谦虚前行的态度,也要具备愈挫愈勇的心理。曾国藩在屡次败给太平天国后给慈禧太后的奏章里,因将“屡战屡 败”改为“屡败屡战”而得到太后的鼓励而非斥责。
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沈向洋博士关于研究有个著名的“足球理论”——要 不断的射门。一场比赛的射门次数肯定会远远多于进球数。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射门,不断尝试。射门并不一定得分,但不射门是一定得不了分的。在研究 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很多挫折,但是最需要的就是斗志与激情。在美国,买房地产讲求的三大要素是: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做研究也有相应的三大要素:Passion! Passion! Passion!
二.什么是研究?知道该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加重要。
a) 研究区别于作业,因为研究,还需要你找问题,而且不一定有正确答案。
b) 研究是一种游戏,规则由你来制定,但这些规则必须是有意义的。
c) 研究过程中,知道该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加重要。
d) 优秀的研究,新颖、简单、通用。
研究的不同层次
我认为,研究不同于作业。因为作业,它会有问题抛给你,所以你知道具体要干什么,而且往往都存在正确答案。而研究没有明确的问题描述,也不一定存在 正确答 案。事实上,对于研究,寻找一个好的问题,正是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一部分。你也可以把研究看成是一种游戏,规则由你来制定,但这些规则和结果必须有意义。 这个也正是研究的魅力所在。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引用中国的古典诗词描述人生的三种境界,我觉得研究也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层次一:辅助研究。跟随专家一起研究,从中学到一些研究所需要的技巧和知识。
层次二:独
立研究。确立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树立个人的学术风格。
层次三:开创研究。开风气之先,提出新问题,新方向,让大家一起努力解决。
什么是优秀的研究
我觉得优秀的研究应具备三个特点:新颖、简单、通用。
首先,优秀的研究应该是新颖的。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研究,由于其思想出奇且新颖,很少能被顶级的期刊一眼相中而发表,但是因为其独辟蹊径,最终都会被世人所发现和认可。
其次,优秀的研究是简单的。有时简单到甚至连你的导师都认为不值得颁给你学位。比如美国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动态规划的创始人贝尔曼,他在博士 阶段, 没有按照其导师安排的课题做研究,而是自己提出了动态规划。他的导师觉得这个结果太简单、没有价值,给予的评价是“我不会把博士学位颁给类似于高中数学的 工作”。但是,贝尔曼最终因为动态规划理论而闻名于世。
再次,优秀的研究是通用的,甚至某些人一开始都认为其价值不高,因为它并不一定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但是,仔细思考,才发现这项研究的价值,因为其原 理可以 帮助解决不同领域、各个层次的问题——虽看似简单,却放之四海皆准。约翰纳什发明的对策理论便是最好的例子:一篇差一点没被接受的二十几页的数学博士论 文,以后却对经济、政治,甚至于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纳什最终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他的故事也被搬上了好莱坞电影屏幕,成为家喻户晓 的名人。
三.怎么做研究?勤能补拙、苦尽甘来
a) 研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做的。
b) 做研究,不需要把每一步都提前准备好,而是要边做边学。
c) 做研究,要从点滴开始,不要等重要问题的出现。
做研究并不是天才才能做的事情,同时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天才。在我一生所 遇到的成功的人里,有无天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都比一般人勤奋得多。我在国外读书与教学的十来年里,有一个现象让我很震惊——之前在我的印象里,中国 学生那种“悬梁刺股”的勤奋劲是出了名的,但是我觉得外国学生一旦勤奋起来更让人肃然起敬,因为那是源自于骨子里的自发的对研究的喜爱、狂热和执着。与我 一起来研究院工作的John Wright之前在UIUC上学时,为做一个数学模型,有几周索性就在实验室搭行军床睡觉,劝他回去休息也不愿意。其实我是怕被别人误解我Push学生太 过分。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外国学生拼搏起来的忘我精神——决定做一件事情,就会全力以赴,并以此为乐趣。这样的情况在国外研究机构里的确屡见不鲜。还有一点,中国 学生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做事情。我布置给他们什么任务,他们就做什么,当然他们会把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得很好,但仅限于执行我的建议。而国外的学生,他们就会 把我布置的任务,当成他们自己的任务,思考怎么解决,怎么做会更好,然后一件件事情有条不紊地完成。这样,最后我倒成了他们的助手了。能带出这样的学生, 才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当然,源于做研究的特殊性,不需要把每一步都提前准备好,而是要边做边学。这一点在中国和美国学生身上也存在着差异:当我布置一个任务,中国学生会把相关的文献都看个遍,然后再去做;而美国学生,是拿来就做,然后等发现不懂的地方,再去查资料,学以致用。
做研究,归根究底,还是要从点滴开始,不要一直等着重要问题出现了再下
手。同时,对于研究,自己应该是最先怀疑自己研究结果的人,不能轻易认为自己找不到错误,结果就一定是正确的。做研究,需要拥有自信、谦卑、合作的心境和
胸怀。而研究的过程,则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在兴奋与失落之间,在自信与自我怀疑之间,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循环往复,带给你探索未知的无穷无尽的乐趣。
而让我们如此执着于这个循环过程的,则是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信念:相信在科学世界里,始终都存在着值得你去发现的新事物;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研究成果,世界真的会变得更美好;相信几十年后回头看看,我们每个人都因有一段激情研究的岁月而不虚此生!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yuKing/p/372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