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是一种点到点协议,位于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中,设备进行ppp拨号,在数据链路层中向基站进行拨号,在经过一列验证后,设备和移动基站就建立起了链接,基站会给设备动态分配一个IP地址,之后设备就成为了基站下的一个设备,基站可以看成是一个路由器,另一端的网关是连接的公网。ppp拨号成功后,设备就可以通过基站间接的和公网进行通信了。由于基站不可能同时连接大量的设备,所以当基站连接的设备达到了自己的上限的时候,自己就会踢掉一些长时间不在通信的设备,以减轻自己的负荷,这也就有了PPP拨号会出现断线的情况。
PPTP是一种点到点的隧道协议。一种隧道协议,隧道:是一种利用协议传输另一种协议的技术。
比如PPTP这个点到点的隧道协议,他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个PPTP隧道协议传输PPP协议。PPTP协议也是位于OSI模型的第二层。他能将ppp协议帧封装成IP数据包,以便于可以在IP网络上进行传输。PPTP使用TCP(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创建,维护,与终止隧道,并使用GRE(通用路由封装)将PPP帧封装成隧道数据。被封装后的PPP帧的有效载荷可以被加密或者压缩或者同时被加密与压缩。
本文出自 “whylinux”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whylinux.blog.51cto.com/10900429/1892899
原文:http://whylinux.blog.51cto.com/10900429/189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