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python之IO多路复用

时间:2017-02-06 18:19:56      阅读:33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所以先限定一下本文的上下文。

  本文讨论的背景是Linux环境下的network IO。


 在进行解释之前,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

    进程切换

    进程的阻塞

    文件描述符

    缓存 I/O


  进程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运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种行为被称为进程切换。

  因此可以说,任何进程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的支持下运行的,是与内核紧密相关的。


  从一个进程的运行转到另一个进程上运行,这个过程中经过下面这些变化:

    1. 保存处理器上下文,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其他寄存器

    2. 更新PCB信息

    3. 把进程的PCB移入相应的队列,如就绪、在某事件阻塞等队列

    4. 选择另一个进程执行,并更新其PCB

    5. 更新内存管理的数据结构

    6. 恢复处理器上下文


  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ing Control Block),是操作系统核心中一种数据结构,主要表示进程状态。

  PCB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或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或者说,OS是根据PCB来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PCB通常是系统内存占用区中的一个连续存区,它存放着操作系统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进程的阻塞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期待的某些事件未发生,如请求系统资源失败、等待某种操作的完成、新数据尚未到达或无新工作做等,则由系统自动执行阻塞原语(Block),使自己由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可见,进程的阻塞是进程自身的一种主动行为,也因此只有处于运行态的进程(获得CPU),才可能将其转为阻塞状态。当进程进入阻塞状态,是不占用CPU资源的。


  文件描述符fd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一个用于表述指向文件的引用的抽象化概念。

  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

  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

  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一概念往往只适用于UNIX、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

 

  缓存 I/O

  缓存 I/O 又被称作标准 I/O,大多数文件系统的默认 I/O 操作都是缓存 I/O。

  在 Linux 的缓存 I/O 机制中,操作系统会将 I/O 的数据缓存在文件系统的页缓存( page cache )中。

 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缓存 I/O 的缺点: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在应用程序地址空间和内核进行多次数据拷贝操作,这些数据拷贝操作所带来的 CPU 以及内存开销是非常大的。






本文出自 “忘情居”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itchentao.blog.51cto.com/5168625/1895288

python之IO多路复用

原文:http://itchentao.blog.51cto.com/5168625/1895288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