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浅析HBase架构和系统结构介绍(五)

时间:2014-02-03 13:39:39      阅读:49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5 关键算法/流程

5.1 region定位

    HBase如何找到某个row key (或者某个row key的range)所在的region?使用三层类似B+树的结构来保存region位置:

第一层:Zookeeper保存了-ROOT-表的位置。

第二层:-ROOT- 表保存了.META.表所有region的位置,通过-ROOT-表,可以访问.META.表的数据。

第三层:.META.是一个特殊的表,保存了HBase中所有数据表的region位置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 -ROOT-表永远不会被split,保证了最需要三次跳转,就能定位到任意region
  • META.表每行保存一个region的位置信息,row key采用表名+表的最后一行编码而成
  • 为了加快访问,.META.表的全部region都保存在内存中
  • Client会将查询过的位置信息保存缓存起来,缓存不会主动失效

5.2 region分配

    任何时刻,一个region只能分配给一个HRegionServer。HMaster记录了当前有哪些可用的HRegionServer。以及当前哪些region分配给了哪些HRegionServer,哪些region还没有分配。当存在未分配的region,并且有一个HRegionServer上有可用空间时,HMaster就给这个HRegionServer发送一个装载请求,把region分配给这个HRegionServer。HRegionServer得到请求后,就开始对此region提供服务。

 

5.3 写请求处理

    数据在更新时首先写入Log(WAL log)和内存(MemStore)中,MemStore中的数据是排序的,当MemStore累计到一定阈值时,就会创建一个新的MemStore,并且将老的MemStore添加到flush队列,由单独的线程flush到磁盘上,成为一个StoreFile。与此同时,系统会在Zookeeper中记录一个redo point,表示这个时刻之前的变更已经持久化了。

当系统出现意外时,可能导致内存(MemStore)中的数据丢失,此时使用Log(WAL log)来恢复checkpoint之后的数据。

前面提到过StoreFile是只读的,一旦创建后就不可以再修改。因此HBase的更新其实是不断追加的操作,所有的更新和删除操作都是在后续的compact过程中进行的,这使得用户的写操作只要 进入内存中就可以立即返回,保证了HBase I/O的高性能。

 

5.4 读请求处理

由于对表的更新是不断追加的,处理读请求时,需要访问Store中全部的StoreFile和MemStore,将他们的按照row key进行合并,由于StoreFile和MemStore都是经过排序的,并且StoreFile带有内存中索引,合并的过程还是比较快。

 

5.5 Compact/Split

     在HStore中,当StoreFile文件数量增长到一定阈值,会触发compact合并操作,将多个StoreFiles合并成一个StoreFile,合并过程中会进 行版本合并和数据删除。当StoreFiles被compact后,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大的StoreFile,当单个StoreFile大小超过一定阈值后,会触发split操作,同时把当前region split成2个region,父region会下线,新split出的2个孩子region会被HMaster分配到相应的HRegionServer 上,使得原先1个region的压力得以分流到2个region上。

下图描述了compaction和split的过程:

bubuko.com,布布扣

注意:split操作过程完成的非常快,因为原始的数据文件并不会被改变,系统只是简单的创建两个Reference文件指向原始的数据文件,每个Reference文件管理原始文件一半的数据。Reference文件名字是一个ID,它使用被参考的region的名字的hash作为前缀,例如:1278437856009925445.3323223323。Reference文件只含有非常少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被分割的原始region的key以及这个文件管理前半段还是后半段。只有当系统做compaction的时候原始数据文件才会被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文件并放到相应的region目录下面,同时原始数据文件和那些Reference文件也会被清除。

 

5.6 HRegionServer Failover

    HStore在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中,无法避免系统出错或者宕机,因此一旦HRegionServer意外退出,MemStore中的内存数据将会丢失,这就需要引入HLog了。每个HRegionServer中都有一个HLog对象,HLog是一个实现Write Ahead Log的类,在每次用户操作写入MemStore的同时,也会写一份数据到HLog文件中(HLog文件格式见后续),HLog文件定期会滚动出新的,并删除旧的文件(已持久化到StoreFile中的数据)。当HRegionServer意外终止后,HMaster会通过Zookeeper感知到,HMaster首先会处理遗留的 HLog文件,将其中不同Region的Log数据进行拆分,分别放到相应region的目录下,然后再将失效的region重新分配,领取到这些region的HRegionServer在Load Region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历史HLog需要处理,因此会Replay HLog中的数据到MemStore中,然后flush到StoreFiles,完成数据恢复。

 

5.7 HRegionServer上线和下线

    HMaster使用Zookeeper来跟踪HRegionServer状态。当某个HRegionServer启动时,会首先在Zookeeper上的server目录下建立代表自己的文件,并获得该文件的独占锁。由于HMaster订阅了server目录上的变更消息,当server目录下的文件出现新增或删除操作时,HMaster可以得到来自Zookeeper的实时通知。因此一旦HRegionServer上线,HMaster能马上得到消息。

当HRegionServer下线时,它和Zookeeper的会话断开,Zookeeper自动释放代表这台server的文件上的独占锁。而HMaster不断轮询server目录下文件的锁状态,如果发现某个HRegionServer丢失了它自己的独占锁(或者HMaster连续几次和HRegionServer通信都无法成功),HMaster就会去尝试获取代表这个HRegionServer的读写锁,一旦获取成功,就可以确定:

可能性一:HRegionServer和Zookeeper之间的网络断开了;

可能性二:HRegionServer挂了;

的其中一种情况发生了,无论哪种情况,HRegionServer都无法继续为它的region提供服务了,此时HMaster会删除server目录下代表这台HRegionServer的文件,并将这台HRegionServer的region分配给其它还活着的同志。

如果网络短暂出现问题导致HRegionServer丢失了它的锁,那么HRegionServer重新连接到Zookeeper之后,只要代表它的文件还在,它就会不断尝试获取这个文件上的锁,一旦获取到了,就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5.8 HMaster上线和下线

HMaster启动会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 从Zookeeper上获取唯一一个master的锁,用来阻止其它HMaster成为工作HMaster。

2. 扫描Zookeeper上的server目录,获得当前可用的HRegionServer列表。

3. 和2中的每个HRegionServer通信,获得当前已分配的region和HRegionServer的对应关系。

4. 扫描.META.中region的集合,计算得到当前还未分配的region,将他们放入待分配region列表。

由于HMaster只维护表和region的元数据,而不参与表数据IO的过程,因此HMaster下线仅导致所有元数据的修改被冻结(无法创建删除表,无法修改表的schema,无法进行region的负载均衡,无法处理region上下线,无法进行region的合并,唯一例外的是region的split可以正常进行,因为只有HRegionServer参与),表的数据读写还可以正常进行。因此HMaster下线短时间内对整个HBase集群没有影响。

从上线过程可以看到,HMaster保存的信息全是可以冗余信息(都可以从系统其它地方收集到或者计算出来),因此,一般HBase集群中总是有一个HMaster在提供服务,还有一个以上的HMaster在等待时机抢占它的位置。

浅析HBase架构和系统结构介绍(五)

原文:http://blog.csdn.net/greatelite/article/details/18899335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