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是一个多线程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服务器。SQL 在世界上是最流行的数据库语言。MySQL 的执行性能非常高,运行速度非常快,并非常容易使用。是一个非常捧的数据库。
MySQL 5.6是新的产品系列。昨天ftp上已经放出5.6.10的下载。大家可以注意到去掉了之前的alpha,beta,rc字样。按照之前的惯例。(5.5从5.5.8开始GA) 也许这就是5.6的第一个GA版本 注:GA- General Availability,通常可用,指可以用于生产环境的版本。
其他的产品线为5.5.30,5.1.68,5.0.96.
5.6的新特性包括了安全的增强,innoDB的增强,分区的增强,复制和log的增强,优化增强,条件处理,数据类型改变,主机缓存,OpenGIS等。
在 MySQL 5.5 发布两年后,Oracle 宣布 MySQL 5.6 正式版发布,首个正式版版本号为 5.6.10。在 MySQL 5.5 中使用的是 InnoDB 作为默认的存储引擎,而 5.6 则对 InnoDB 引擎进行了改造,提供全文索引能力,使 InnoDB 适合各种应用场景。
此外,子查询的性能提升也是 MySQL 5.6 的主要任务之一,5.6 中使用一种半连接(semi-joins) 和物化处理来提升子查询的执行速度,这意味着你不需要手工将包含子查询的 SQL 语句用 join 操作来替代。此外,多数修改数据结构的操作 (如 ALTER TABLE) 可在线执行,避免了数据库长时间的挂起。EXPLAIN 语句支持 UPDATE/DELETE/INSERT 语句的执行计划信息。其他关于查询的优化还包括消除在使用很小的 LIMIT 值时的表扫描。
在复制方面,MySQL 面向行的复制支持新的 “row image control” ,只记录修改的列而不是行中所有的列,这对一些包含 BLOGs 字段的数据来说可以节省很大的处理能力,因此此项改进不仅节省了磁盘空间,同时也提升了性能。另外, “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是一项新的优化措施使得查询尝试优先使用索引的字段,然后再是 WHERE 条件。
MySQL 5.6 同时引入了 NoSQL 接口,提供了兼容 memcached 的 API,该特性让应用可直接访问 InnoDB 存储引擎。底层上保持着跟关系数据库引擎在维护上的统一。同时底层的 InnoDB 引擎也增强在持久化优化统计、多线程消除以及提供更多的系统表和监控数据。
MySQL 的产品经理 Tomas Ulin 解释了开源社区对 Oracle 关于补丁政策的批评,他说:这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我们每三个月提供安全补丁,但其实大多数用户并不会这么频繁的更新。而使用社区版的用户抱怨 Oracle 没有提供发行说明中 CVE 号的详细说明,它们只是简单的指向 Oracle 内部的错误码。公司将不会发布这些详情信息。
详细说明: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6/en/mysql-nutshell.html
介绍文章:http://dev.mysql.com/tech-resources/articles/mysql-5.6-rc.html
升级指南: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6/en/upgrading-from-previous-series.html
MySQL 5.6.11 GA 发布了,该版本主要对 RPM 包在安装过程做了一些更改,其他除了 bug
修复之外还有一些工具命令的修改。
同时发布的还有 MySQL Installer 5.6.11
更新内容详见 http://dev.mysql.com/doc/relnotes/mysql/5.6/en/news-5-6-11.html
下载地址 http://www.mysql.com/downloads/mysql/
下载页: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官方下载
http://mysql.online.bg/Downloads/MySQL-5.1/mysql-5.1.72-win32.msi
http://mysql.online.bg/Downloads/MySQL-5.1/mysql-5.1.72-winx64.msi
官方下载
http://mirrors.dotsrc.org/mysql/Downloads/MySQL-5.6/mysql-5.6.19-win32.msi
http://mirrors.dotsrc.org/mysql/Downloads/MySQL-5.6/mysql-5.6.19-winx64.msi
MySQL v5.1.72 + v5.6.19,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http://www.cnblogs.com/zc520/p/376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