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 > 详细

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的差别(运营和开发两个角度)

时间:2017-07-23 14:08:20      阅读:30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运营的角度

1.1、概括

订阅号:

微信最初的形态是一个纯粹的社交工具,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工具,当中又分熟人之间的联系和陌生人之间的联系。于是就诞生了朋友圈和订阅号。

而订阅号的作用就是媒体社交。订阅号最主要是自媒体或媒体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的对他们感兴趣或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与关注者建立关系或使用户对自身品牌的认可。

服务号:

相比于订阅号。服务号要复杂的多,当微信有了朋友圈能够卖商品,订阅号能够做营销。

那么当出现人与商业之间的联系需求时。服务号便诞生了,它不仅要要做一个服务者还要做一个领导者。

由于一旦涉及到商业,必定会出现利益的交换,那么怎样平衡电商和社交则须要一步步去探索。于是也成就了一大批如O点O商惠通云平台、微盟、口袋通等基于微信第三方开发的公司。同一时候也高速增长了微信公众号的注冊,7月底官方发布是580万,眼下还在稳定增长中,也真正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可是怎么去利用这个资源赚钱,也成了服务号的困惑。

企业号:

时至微信企业号的开启,标志着“微信连接一切”实质性的实现了,订阅号连接了人与人,服务于商业。企业号则打破了企业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割裂性,企业号将我们全然带入了一个办公移动化的时代,各种会议、交流、分享、讨论随时随地基本上在巴掌大的屏幕上就能够搞定。

而这样的办公方式的普及必将会改变我们的工作习性。当然,企业号尽管看起来非常酷炫,可是移动办公虽轻松,当各种消息压力逼来之时也极易分散注意力,那么怎样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不受干扰和通过企业号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起来订阅号就是多数用于别人主动来找信息,服务号是积极推送信息,企业号是品牌信任问题。

1.2、适用范围

1、服务号主要适用于媒体、企业、政府或其它有需求的组织;
2、订阅号主要适用于个人、媒体、企业、政府或其它有需求的组织。
3、企业号主要适用于企业、政府、事业单位或其它有需求的组织;

1.3、推送消息显示地方

1、服务号和企业号推送的消息。直接显示在微信对话列表中;
2、订阅号推送的消息,显示在微信对话列表中“订阅号”目录中;

1.4、推送消息的限制次数

1、服务号每月4条。
2、订阅号每天1条;
3、企业号每分钟200次;

1.5、消息的保密性

1、服务号和订阅号的消息能够转发和分享。
2、企业号的消息也能够转发和分享。但可对消息进行加密,加密的消息禁止转发和分享;

1.6、关注者验证

1、服务号和订阅号能够被不论什么微信用户扫码关注;
2、企业号仅仅有通讯录成员可关注;

1.7、跳转网页自己定义菜单

1、订阅号通过认证之后可使用跳转网页自己定义菜单功能;
2、服务号和企业号无需认证就可以使用跳转网页自己定义菜单功能。

二、开发人员角度

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尽管上面的我们也须要了解一下,可是我们更加关注例如以下东西:

企业号 企业号 服务号 订阅号
消息次数限制 最高每分钟可群发200次 每月主动发送消息不超过4条 每天群发一条
验证关注者身份 通讯录成员可关注 不论什么微信用户扫码就可以关注 不论什么微信用户扫码就可以关注
消息保密 消息可转发、分享。

支持保密消息,防成员转发

消息可转发、分享 消息可转发、分享
高级接口权限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定制应用 可依据须要定制应用,多个应用聚合成一个企业号 不支持。新增服务号须要又一次关注。

不支持,新增服务号须要又一次关注。


上面提到了“高级接口权限”,微信的9大高级接口是指例如以下接口:

1.语音识别接口
2.客服接口
3.OAuth2.0 网页授权接口
4.生成带參数的二维码接口
5.获取用户地理位置接口
6.获取用户基本信息接口
7.获取关注者列表接口
8.用户分组接口
9.上传下载多媒体文件接口


微信服务号与和订阅号是否认证接口权限是有差别的:

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

详情看參考官方文档:http://mp.weixin.qq.com/wiki/0/4c93e31f953f24a42b921d2ae8d4e5e0.html


企业号帐号角色分为体验号、团队号、注冊号和认证号,当中体验号、团队号与注冊号的权限一致。认证号则拥有很多其它的JS-SDK权限,详细详见下方表格:

技术分享技术分享

除了JS-SDK接口外。其它的接口体验号、团队号、注冊号和认证号都是基本支持的。支持范围或时间上有些差别,详细可參考官方文档:http://qydev.weixin.qq.com/wiki/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

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的差别(运营和开发两个角度)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ytwajue/p/722442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