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har *p = "hello"; int i = 0; for(i = 0;i<6;i++) { printf("%c",*(p+i)); } *p = '1'; }大家分析验证以上代码,p 是一个指针变量,存储地址,“hello”是一个字符串占6个字节,当我们用printf的时候能够输出"hello",我们得出结论,p存储的是存放‘h’的内存的地址,当我们*p = ‘1‘,去写这块内存的时候,会出现段错误。
根据以上现象,我们引出下面概念:
"hello"存放在 文字常量区,这个区用来存放代码中出现的字符串常量,并且这块内存区域只能读不能写,以下对程序内存做总结:
程序运行起来后分为一下几块内存区域:
1、代码区
存放各种语句生成的指令。
2、文字常量区
字符串常量放在这里。
比如 char *p = "hello";
3、栈区
局部变量,由系统自动申请释放,生存周期为模块开始到模块结束。
4、堆区
malloc free,由程序员自己申请释放。
5、静态存储区
全局变量 static 变量放在这里,程序开始申请出来,程序结束释放。
#include <stdio.h> char a[10] = "hello"; //“hello”字符串存储在全局数组中,在 静态存储区。 int main() { char b[10] = "hello"; //“hello”存储在数组b中,在静态存储区。 char *p1 = "hello"; //“hello”存储在文字常量区,p1存储了存放‘h’的内存的地址,p1在栈区。 char *p2 = NULL;//p2 在栈区 *p = '1';//错误,这块区域只能读。 p2 = (char*)malloc(10);// 在堆中申请10个字节的内存,并把这块内存的地址存放在p2中。 strcpy(p2,"hello");//把"hello"字符串拷贝到堆内存中。 free(p2); }
1、printf
原型 int printf(const char* p,...);
关于const与指针 参考 http://blog.csdn.net/xiaoliu0518/article/details/32943713
printf函数是一个可变参数函数,参数个数不定,第一个参数是const char* p ,p 存放字符串的地址,通过这个字符串的内容去解析后面的变量然后输出相应的内容。
比如 printf("%c",...);
当字符串为"%c"的时候,printf原型可简单理解为 printf("%c",char c),打印字符。
在比如printf("%s",...)
当字符串为"%s"的时候,printf的原型可以简单理解为 printf("%s",const char *p),在printf中会一个一个打印字符,简单逻辑如下:
int printf("%s",const char *p) { while(*p != '\0') { putchar(*p); p++; } }
所以这里知道为什么,%s的时候,后面可以传char 数组、字符串常量、char* str了吧,因为形参是const char *p。
char a[10] = "hello";
printf("%s","hello");
printf("%s",a);
2、strlen
strlen简单逻辑如下,依然是判断‘\0‘结束
int strlen(const char *str) { int len = 0; while(*str != '\0') { len++; str++; } return len; }根据形参,可以有以下调用
strlen(字符串常量)
strlen(数组名)
strlen(char*指针)
3、strcpy
strcpy简单逻辑如下,依然是判断‘\0‘结束
void strcpy(char *dest,const char* src) { while(*src != '\0') { *dest = *src; dest++; src++; } *dest = '\0'; }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简单了解字符串相关函数的操作原理,注意都是要判断‘\0‘,如果没有‘\0‘,则地址一直往后加,就会访问到非法内存。
以上3个例子只写简单逻辑,并没有考虑安全性,严谨性,大家可以自己实现下 strlen strcpy。
再考虑 如下:
char *p = "hello"; char a[10] = "hello"; printf("%s",p); strcpy(p,"bye"); printf("%s",a); strcpy(a,"bye");哪些代码有问题?
指针知识梳理5-字符串与指针,程序内存总结,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http://blog.csdn.net/xiaoliu0518/article/details/3294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