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内容开始---
1.一个Java类文件中真的只能有一个共有类吗?
一个Java类文件中只能有一个公有类
2.请使用Eclipse或javac检测一下以下代码,有错吗?
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或者一个方法里面,这样的类称为内部类。广泛意义上的内部类一般来说包括这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内部类的详解链接: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811445.html
3.这里关于公有类的结论是否同样可用于接口?
Java中的接口是一系列方法的声明,是一些方法特征的集合,一个接口只有方法的特征没有方法的实现,因此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类实现,而这些实现可以具有不同的行为(功能), 与Java的类文件一样,接口文件的文件名必须与接口名相同。一个类可以有多个接口。
4.为什么java规定作为程序入口点的main() 方法静态的?
非静态方法需要一个对象才能执行,而static方法只需类就可以执行。而main方法是程序刚开始就运行的程序,所以没有对象,所以Java规定main方法是静态的。
5.Java变量遵循“同名变量的屏蔽原则”,请课后阅读相关资料弄清楚相关知识,然后自己编写一些测试代码,就象本示例一样,有意识地在不同地方定义一些同名变量,看看输出的到底是哪个值。
public class Test {
int a=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new Test();
B b=new B();
int a=2;
System.out.println("main().a="+a);
t .print_A();
b.print_B();
}
public void print_A(){
int a=4;
System.out.println("print_A().a="+a);
}
}
class B{
void print_B(){
int a=3;
System.out.println("print_B.a="+a);
}
}
5.看着这个图,再查查Java中每个数据类型所占的位数,和表示数值的范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Int 32位 取值范围为 -2的31次方到2的31次方减1之间的任意整数(-2147483648~2147483647)
Short 16位 取值范围为 -32768~32767之间的任意整数
long 64位 取值范围为 -2的63次方到2的63次方减1之间的任意整数(-9223372036854774808~9223372036854774807)
float 32位 取值范围为 3.402823e+38 ~ 1.401298e-45
double 64位 取值范围为 1.797693e+308~ 4.9000000e-324
char 8位 取值范围为 -128~127
byte 8位 取值范围为 -128~127之间的任意整数
结论: java中数据类型所占位数越大,数值范围越大。由低位数类型到高位数类型转化,可能有精度损失。
6.请运行以下代码(TestDouble.java)
public class TestDou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0.05 + 0.01 = " + (0.05 + 0.01));
System.out.println("1.0 - 0.42 = " + (1.0 - 0.42));
System.out.println("4.015 * 100 = " + (4.015 * 100));
System.out.println("123.3 / 100 = " + (123.3 / 100));
}
}
实验结果:
0.05 + 0.01 = 0.060000000000000005
1.0 - 0.42 = 0.5800000000000001
4.015 * 100 = 401.49999999999994
123.3 / 100 = 1.2329999999999999
为什么double类型的数值进行运算得不到“数学上精确”的结果?
我们给出的数值,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比64bit更多的位数才能准确表示出来(甚至是需要无穷多位),而double类型的数值只有64bit,后面舍去的位数一定会带来误
差,无法得到“数学上精确”的结果。
7.
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int X=100; int Y=200;
System.out.println("X+Y="+X+Y);
System.out.println(X+Y+"=X+Y");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输出结果?
原文:http://www.cnblogs.com/wl2017/p/763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