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分主要讨论 java多线程的基本相关概念以及两种java线程的实现方式:
线程与进程:
这个操作系统书上介绍得很详细,这里就列出一些比较主要的:
线程: 线程本身有很少的资源,因为所拥有的资源较少,所以线程切换所花费在上下文切换的时候的开销也较少。线程是能够独立运行的最小的单位。多个线程之间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基本资源,线程之间对于某些数据的操纵可能会相互影响。
进程: 运行当中的程序,多个进程之间,每个进程的内部数据对于其他进程而言是不可见的。
采用多线程的目的:
采用多线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cpu的资源,从进程的层次而言,操作系统会有自己的一套进程调度的机制,让进程尽量充分地使用cpu,从更小的粒度来划分,在一个进程运行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占用着cpu,这样要想让cpu更充分地被使用,就将一个进程的执行划分为几个线程的执行,当某一线程的处理不需要占用CPU而只和I/O等资源打交道,让需要占用cpu的其他线程有机会获得cpu资源,线程之间可以进行灵活地切换,这样能让cpu被利用的更充分。
当程序启动的时候会自动创建一个主线程,主方法main就是在主线程上运行,程序全由线程来执行。Java中内置了对于多线程编程的支持,多线程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发运行的部分,利用多线程可以编写出cpu利用率最大的高校程序,使得cpu的空闲时间最多。
Java中实现线程的两个基本方法:
1继承Thread类 并且重写其中的run方法
2继承Runnable接口 实现其中的run方法
详细说明:
1 采用继承Thread类的方式来实现多线程直接采用没有形参的构造方法生成新的Thread类。其中的run方法中的内容就是这个线程所需要完成的事情,线程的启动只能通过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进行,只有这样程序才能和操作系统进行交互,按照线程的方式进行启动,直接调用run()方法实际上还是单线程的方式。start方法是不可以被重写的,否则线程就没法正常启动了。
2 采用实现Runnuble接口的方式实现多线程机制的时候,生成新的线程类的时候要将这个Runnable接口传入,采用以下的构造方法:Thread(Runnable target)
具体的例子:
package com.javase.thread;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第一种方式实现 Thread t11=new Thread1("mythread"); //第二种方式实现 传入一个runnable参数 Runnable r=new Thread2(); Thread t2=new Thread(r); //启动线程 t11.start(); t2.start(); } } //注意这里要是重写构造方法的话 就要调用之前的 父类的构造方法 class Thread1 extends Thread{ int i; public Thread1(){ super(); } public Thread1(String string) { super(string); } //重写run方法 public void run() { for(i=0;i<5;i++) {System.out.println("the number for " + this.getName()+" is "+i);} } } class Thread2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 for(i=0;i<5;i++) {System.out.println("the number for is"+i);} } }
//运行结果 /* the number for mythread is 0 the number for is0 the number for mythread is 1 the number for is1 the number for mythread is 2 the number for is2 the number for mythread is 3 the number for is3 the number for mythread is 4 the number for is4 */
上面的代码中用最基本的两个方法实现了两个线程,可以看到在Thread1中,为了给线程进行重命名,重写了构造方法,在其中调用了super(String),这个比较关键,这里实际上是调用了Thread类的Thread(String)的构造方法。在main函数中,通过将引用传入Thread类来生成一个新的线程,线程的名称采用默认的形式,之后我们会从具体代码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线程实现机制的区别。
原文:http://www.cnblogs.com/Goden/p/381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