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文档中包含有超链接,指向其他的资源。超文本文档是万维网(WorldWide Web,即www)的基础。
HTTP协议解决文件传输的问题。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建立在TCP协议之上(偶尔也可以UDP为底层)。它随着万维网的发展而流行。HTTP协议目的是,如何在万维网的网络环境下,更好的利用TCP协议,以实现文件,特别是超文本文件的传输。
早期的HTTP协议主要传输静态文件,即真实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文件。随着万维网的发展,HTTP协议被用于传输“动态文件”,服务器上的程序根据HTTP请求即时生成的动态文件。我们将HTTP的传输对象统称为资源(resource)。
HTTP实现了资源的订购和传送。其工作方式类似于快餐点单。
请求(request):顾客向服务员提出请求:“来个鸡腿汉堡”。
回复(response):服务员根据情况,回应顾客的请求
根据情况的不同,服务员的回应可能有很多,比如:
服务员准备鸡腿汉堡,将鸡腿汉堡交给顾客。(一切OK)
服务员发现自己只是个甜品站。他让顾客前往正式柜台点单。(重新定向)
服务员告诉顾客鸡腿汉堡没有了。(无法找到)
交易结束后,服务员就将刚才的交易抛到脑后,准备服务下一位顾客。
下面来看一下HTTP是如何具体实现的。
HTTP协议的通信是一次request-responce交流。客户端(guest)向服务器发出请求(request),服务器(server)回复(response)客户端。
HTTP协议规定了请求和回复的格式:
起始行(start line)
头信息 (headers)
主体(entitybody)
起始行只有一行。它包含了请求/回复最重要的信息。请求的起始行表示(顾客)“想要什么”。回复的起始行表示(后厨)“发生什么”。
头信息可以有多行。每一行是一对键值对(key-valuepair),比如:
Content-type:text/plain
它表示,包含有一个名为Content-type的参数,该参数的值为text/plain。头信息是对起始行的补充。请求的头信息对服务器有指导意义(好像在菜单上注明: 鸡腿不要辣)。回复的头信息则是提示客户端(比如,在盒子上注明: 小心烫)
主体部分包含了具体的资源。上图的请求中并没有主体,因为我们只是在下单,而不用该后厨送什么东西(请求是可以有主体内容的)。回复中包含的主体是一段文本文字(Hello World!)。这段文本文字正是顾客所期待的,鸡腿汉堡。
我们深入一些细节。先来看一下请求:
GET /index.html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在起始行中,有三段信息:
GET方法。用于说明想要服务器执行的操作。
/index.html资源的路径。这里指向服务器上的index.html文件。
HTTP/1.1协议的版本。HTTP第一个广泛使用的版本是1.0,当前版本为1.1。
早期的HTTP协议只有GET方法。遵从HTTP协议,服务器接收到GET请求后,会将特定资源传送给客户。这类似于客户点单,并获得汉堡的过程。使用GET方法时,是客户向服务器索取资源,所以请求往往没有主体部分。
GET方法也可以用于传输一些不重要的数据。它是通过改写URL的方式实现的。GET的数据利用URL?变量名=变量值的方法传输。比如向http://127.0.0.1发送一个变量“q”,它的值为“a”。那么,实际的URL为http://127.0.0.1?q=a。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可以知道"q"的值为"a"。
GET方法之外,最常用的是POST方法。它用于从客户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使用POST方法时,URL不再被改写。数据位于http请求的主体。POST方法最用于提交HTML的form数据。服务器往往会对POST方法提交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比如存入服务器数据库。
样例请求中有一行头信息。该头信息的名字是Host。HTTP的请求必须有Host头信息,用于说明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HTTP协议的默认端口是80,如果在HOST中没有说明端口,那么将默认采取该端口。在该例子中,服务器的域名为www.example.com,端口为80。域名将通过DNS服务器转换为IP地址,从而确定服务器在互联网上的地址。
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之后,会根据程序,生成对应于该请求的回复,比如:
HTTP/1.1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12
HelloWorld!
回复的起始行同样包含三段信息
HTTP/1.1 协议版本
200 状态码(status code)。
OK 状态描述
OK是对状态码200的文字描述,它只是为了便于人类的阅读。电脑只关心三位的状态码(statuscode),即这里的200。200表示一切OK,资源正常返回。状态码代表了服务器回应动作的类型。
其它常见的状态码还有:
302,重新定向(redirect):我这里没有你想要的资源,但我知道另一个地方xxx有,你可以去那里找。
404,无法找到(not found):我找不到你想要的资源,无能为力。
(重新定向时,客户端可以根据302的建议前往xxx寻找资源,也可以忽略该建议。)
Content-type说明了主体所包含的资源的类型。根据类型的不同,客户端可以启动不同的处理程序(比如显示图像文件,播放声音文件等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资源
text/plain 普通文本
text/html HTML文本
image/jpeg jpeg图片
image/gif gif图片
Content-length说明了主体部分的长度,以字节(byte)为单位。
回应的主体部分为一段普通文本,即
Hello World!
根据早期的HTTP协议,每次request-reponse时,都要重新建立TCP连接。TCP连接每次都重新建立,所以服务器无法知道上次请求和本次请求是否来自于同一个客户端。因此,HTTP通信是无状态(stateless)的。服务器认为每次请求都是一个全新的请求,无论该请求是否来自同一地址。
想象高级餐厅和快餐店。高级餐厅会知道客人所在的位置,如果新增点单,那么服务员知道这和上一单同一桌。而在快餐店中,不好意思,服务员并不记录客人的特征。想再次点单?请重新排队……
随着HTTP协议的发展,HTTP协议允许TCP连接复用,以节省建立连接所耗费的时间。但HTTP协议依然保持无状态的特性。
HTTP协议实现了万维网上的资源传输,采用request-response的工作方式。
原文:http://blog.csdn.net/zwk626542417/article/details/3760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