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件操作流程
- 打开文件,得到文件句柄并赋值给一个变量
- 文件的内存对象-包含 文件名、字符集、大小、在硬盘上的起止位置...
 
 - 通过句柄对文件进行操作
 - 关闭文件
 
open 方法
open()函数打开一个文件,创建一个file对象,语法如下:
file object = open(file_name [, access_mode][, buffering])
- file_name:file_name变量是一个包含了你要访问的文件名称的字符串值。
 - access_mode:access_mode决定了打开文件的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这个参数是非强制的,默认文件访问模式为只读(r)。
 - buffering:如果buffering的值被设为0,就不会有寄存。如果buffering的值取1,访问文件时会寄存行。如果将buffering的值设为大于1的整数,表明了这就是的寄存区的缓冲大小。如果取负值,寄存区的缓冲大小则为系统默认。
 -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的参数是字符集: encoding="utf-8"
 
打开模式:
| r |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这是默认模式。 | 
| rb |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只读。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这是默认模式。 | 
| r+ |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 
| rb+ |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 
| w | 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将其覆盖。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 
| wb |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将其覆盖。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 
| w+ |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将其覆盖。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 
| wb+ |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将其覆盖。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 
| a |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也就是说,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 
| ab |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也就是说,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 
| a+ |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文件打开时会是追加模式。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 
| ab+ |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 

File对象
一个文件被打开后,你有一个file对象,属性如下:
- file.closed ----> 返回true如果文件已被关闭,否则返回false。
 - file.mode ----> 返回被打开文件的访问模式。
 - file.name ----> 返回文件的名称。
 - file.softspace ---> 如果用print输出后,必须跟一个空格符,则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
 
close()方法 -----> fileObject.close()
File 对象的 close()方法刷新缓冲区里任何还没写入的信息,并关闭该文件,这之后便不能再进行写入。
当一个文件对象的引用被重新指定给另一个文件时,Python 会关闭之前的文件。用 close()方法关闭文件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read()方法
read()方法从一个打开的文件中读取一个字符串。需要重点注意的是,Python字符串可以是二进制数据,而不是仅仅是文字。
fileObject.read([count])
被传递的参数是要从已打开文件中读取的字节计数。该方法从文件的开头开始读入,如果没有传入count,它会尝试尽可能多地读取更多的内容,很可能是直到文件的末尾。
write()方法
- write()方法可将任何字符串写入一个打开的文件。
 - Python字符串可以是二进制数据,而不是仅仅是文字。
 - write()方法不会在字符串的结尾添加换行符(‘\n‘):
 
fileObject.write(st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