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我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走向,自己的人生意义,曾努力过,也曾懒惰过;曾积极过,也曾消沉过;曾成功过,也曾失败过;曾珍惜过,也曾浪费过。唯一不变的是,坚持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超越。曾经是英语渣渣,如今能用英文顺利写专业论文;曾经不看任何课外书,如今各类文学作品爱不释手。但是,我对自己并不满意,在专业上我没有超越理想中的自己,我不够努力。
中国是贫富差距极大的国家,不仅仅是财富,知识也是,学得越多的人,会学得越来越多,学的越少的人,不但没有进步,有的反而在退步。回看2012年时候的《变形计》,给我这个经历过贫困农村生活的人和大城市求学的人很多感触。小时候的家乡没有水泥路,清晰记得春天繁花春草的画卷,记得夏天沥雨泥路的诗卷,记得秋天枯草硕果的答卷,记得冬天寒风阴云的贫卷。穷人有梦想,但是穷人生活的地方缺的东西太多,记得小时候有时候连学费都交不上,甚至有时作业本和草稿纸都没钱买,那时的我,只知道靠力气打工可以挣钱,挣钱就能过上好的生活。并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也每天怀疑学习那些东西真的有用吗?但是并没有看到用处,在大山深处,唯一有用的就是吃饱穿暖,并没有见到学习带来什么好处。孩子的世界就是很单纯,家长和老师都督促学生要努力学习,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小学时候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考初中,初中时候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考高中,高中时候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考大学。在上大学以前,我都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因为农村的世界里就只有家和读书,并没有别的东西。城市的孩子三岁、四岁能被三字经,唐诗宋词,计算数学,说英语,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样样兼顾。而农村的孩子,书店都没有一个,除了正规课本,没有任何别的书,上学之前连数都不会数,7岁或者9岁上学,上学开始学数数,追赶上来的人是幸运的。没有书店是因为很少有人有钱买书,也没有人知道卖什么书。孩子上学晚,是因为环境受限。没有课外书,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如何树立远大的梦想,有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去过百里之外的地方。
如今的家乡,家家户户盖起新房,水泥路早已修通,如今开始修高速,也许未来会看到铁路,经济上开始进步了。学生上学不但免费,还在学校吃一顿免费的饭,国家每年还给每个孩子补贴钱。这是欣慰的,但是,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没有因此变化看到家乡的学生学习更好,学的更多,在这种优惠下,反而努力的人更少,究其原因在于缺少人才,人才才是发展的根本,但愿未来国家能合理布局人才,让孩子知道学习,知道树立梦想,知道学习能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命运。有人想开书店,却不知道卖什么书。学校是否有图书馆,图书馆是否给学生开放。当初的我生活的时候没有书店也没有图书馆。
原文:http://blog.51cto.com/592669550/208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