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梯度下降求解速度
斯坦福机器学习视频做了很好的解释:https://class.coursera.org/ml-003/lecture/21
如下图所示,蓝色的圈圈图代表的是两个特征的等高线。其中左图两个特征X1和X2的区间相差非常大,X1区间是[0,2000],X2区间是[1,5],其所形成的等高线非常尖。当使用梯度下降法寻求最优解时,很有可能走“之字型”路线(垂直等高线走),从而导致需要迭代很多次才能收敛;
而右图对两个原始特征进行了归一化,其对应的等高线显得很圆,在梯度下降进行求解时能较快的收敛。
因此如果机器学习模型使用梯度下降法求最优解时,归一化往往非常有必要,否则很难收敛甚至不能收敛。
2)归一化提高精度
对于一些依赖于样本距离的应用来说,比如KNN,通过求解与样本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类。这时候如果样本过大,那么它将占有主导作用,可能会影响分类的结果。
2.归一化的类型
这种归一化方法比较适用在数值比较集中的情况。这种方法有个缺陷,如果max和min不稳定,很容易使得归一化结果不稳定,使得后续使用效果也不稳定。实际使用中可以用经验常量值来替代max和min。
经过处理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即均值为0,标准差为1,其转化函数为:
其中μ为所有样本数据的均值,σ为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差。
经常用在数据分化比较大的场景,有些数值很大,有些很小。通过一些数学函数,将原始值进行映射。该方法包括 log、指数,正切等。需要根据数据分布的情况,决定非线性函数的曲线,比如log(V, 2)还是log(V, 10)等。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ogo-88/p/899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