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应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企业文化不仅具有精神属性,而且具有管理属性,能够与规章制度相辅相成,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进而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企业文化建设强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战略转型,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通过文化整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企业效益明显提升,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共享文化重在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企业的核心发展。企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塑造人来塑造企业,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搭建平台,努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这是企业建设核心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努力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把自身价值与企业的发展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
首先要培育共享价值观,提高凝聚力,实施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和谐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共享。如果脱离了这个核心,企业文化建设就会走弯路。因此既要强化企业发展意识,提升企业价值,也要重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增值。员工如果不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感觉个人的价值没有实现,企业的凝聚力就会有所下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法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共享价值观的重要性,加强价值观的宣传与实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
其次,应塑造企业精神,规范企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企业管理者应该提高文化自觉,大力挖掘本企业优秀的文化因素,提炼符合企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的文化资产。以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有为,以增强社会责任为导向,加强企业社会道德建设、职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 竞争是文化竞争。一个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团队氛围 、团队的管理作风、自主的工作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使成员之间相互信任,能够坦诚、开放、平等地沟通与交流, 人际关系和谐,成员身心愉快,参与愿望强烈,工作中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团队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困难与挫折,但高级团队能够使团队成员愉悦相处并享受作为团队一员的乐趣,团队里不乏幽默的氛围。团队内部士气高昂,团队成员不畏艰难,不畏挫折,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团队在文化氛围上既强调团队精神,又鼓励个人自我完善与发展,杜绝过于强调团队精神而压倒个性的文化倾向,由此激发个人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团队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与觉悟,整个团队弥漫着终身学习的氛围。团队目标统一,分工明确,权责分明, 办事积极果断。 团队不墨守成规, 经常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并且有着很好的对变化实行检测的预警系统与习惯,能对技术的变迁做出迅速应,对价值观的变化做出调整。平等的氛围使成员畅所欲言,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方案,使决策科学、合理。团队内部以及团队与组织其他部门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信息沟通畅快,决策效率提高。 不同的团队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但其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即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精神。
企业研发团队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企业研发团队的成员都是高水平的知识工作者,都拥有很专业的知识。 结合以上关于知识共享的定义和企业研发团队的实际,可以将研发团队的知识共享理解为将研发团队中从属不同个体的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团队成员之间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学习。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研发团队中作为知识提供者的个体成员将其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外化,提供出来,以获得某种有形或无形的收益;而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其他成员通过各种方式与知识提供者互动学习。
只有当人们的价值观建立在彼此的观点之上,并愿意与别人分享时,才能使集体知识在企业中的杠杆作用得以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文化形成的。在某些文化制度下,知识被看作是力量,知识的分享可能会被看作是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因此,知识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聚焦于管理企业文化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增强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 通过正式/非正式的结构将人们联系到某个团队中,这样可以使他们更高效地分享知识。
有些公司企业文化不开放,不允许员工有想法,这就是自取灭亡。公司的成长与成功可以归结为公司长期以来鼓励员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坚信这样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在当今世界,如果管理者在经营一个组织时忽略员工提供的这些可能具备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会给织组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
企业知识共享的本质是以打破不同知识拥有者之间的壁垒为基础,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使用,使组织降低知识获取成本,并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1.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增强企业获取知识的有效性。
企业新的经营机会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尽管两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都很重要,但是企业仅仅依靠吸收外部的知识是不够的,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对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言并不充分,这是因为外部知识也可以被其他企业所理解。相比较而言,内部知识并不是可以广泛地被其他企业所理解,因而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内部知识对企业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内部将某个部门的最好做法转移到其他部门以增进知识的应用,这是企业取得优良绩效所必需的。由于知识的内部转移比外部转移更少地受到保密性、合法性等制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知识共享是较快、复杂性较小的。因此,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然越来越求助于内部共享知识的能力。
2.企业内部加强知识共享可以防止知识流失。
根据咨询机构的调查报告,仅有12%的企业内部信息和知识在需要时很容易被人们获取;46% 的信息则以纸张和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虽然在理论上它们很容易被分享,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各方信息的数据格式不兼容、纸张文件和电子文件转换困难)使真正的信息交流难以做到;剩余42%的信息则存在于员工们的大脑之中。在知识型企业中,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比例更高。这一事实说明,一旦那些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定工作经验、能独挡一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离开企业,他们就会将大量的行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甚至用户带走,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企业内部开展知识共享,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与他人分享,存储于企业知识库中,成为企业知识的一部分,这样可以降低知识的独占性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3.知识共享是进行知识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知识只有被人掌握才能直接应用于经济活动,某一时刻掌握知识的人及掌握知识的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知识的可使用规模及知识的使用方向。然而企业中知识的分布与企业对知识的需求分布很少一致,工作、人和知识常常处于不匹配的状态。作为配置知识资源的两个手段,人的流动和知识的共享各有特点,人的流动比较快捷,但人的流动将使包括环境知识在内的部分知识失效;而知识的共享比较缓慢、成本较高,但知识共享可以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来讲最大的竞争财富是员工的判断力和经验,但目前仅仅把重要知识消极地存储在个体大脑中已经远远不够了。劳动力的流动速度加快、教育水平下降以及业务变化频繁,都意味着不能再依赖于个体员工所表现出的洞察力了。因此,无组织地分散在员工队伍里的知识必须通过杠杆作用提高到企业的层次上来。在企业层次上,因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就能够更好地获取、综合、增加并延展学习。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体都必须在企业的不同功能和层次上快速而有序地学习知识。
4.知识共享提高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经济时代,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当企业面对经济的全球化,与技术发展潮流保持同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集体知识优势。由于存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知识壁垒,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整合比别的企业更多的创新资源,那么它的竞争力将会更大。不论通过何种途径,人类知识的创造,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动的过程。在知识创造过程中,不同思想的交融和知识的再利用是基本的特征。在具有不同的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人们之间进行知识共享,这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关键步骤。知识创造通过利用组织成员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扩展了组织的能力。知识产生于知识共享的过程之中,而且交流和共享越丰富产生出来的知识就越多。在许多有形、无形的知识实现共享之后,围绕着组织的核心能力,创造出大量的知识资产,如专利、著作权、商业模式等,使得组织的核心能力得到增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作者:Petter Liu
出处: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该文章也同时发布在我的独立博客中-Petter Liu Blog。
原文:http://www.cnblogs.com/wintersun/p/385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