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软工项目确实锻炼了作为一个团队的协作能力,提高了编写各种文档、画各种流程图的、以及如何和目标用户沟通、如何和队友交流的能力,代码量也提升了很多。同时学会了软件工程中的很多理论和概念,比如关于UX的讨论、需求分析等等,还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工具。
??不足之处是我觉得这门课还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各种文档、分析技巧,还要完成团队项目的设计开发实现,感觉压力挺大的。
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软工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 | 耗时 /h |
---|---|
个人作业1 | 5 |
个人作业2 | 10 |
结对编程 | 36 |
个人作业3 | 10 |
个人作业4 | 6 |
团队项目每日总结 | 0.5 * (7 + 5) |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结对编程那一次作业,因为那是在本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当时花了很多寻找和熟悉我们所需要的技术的各种工具,例如微软持续集成工具VSTS、单元测试框架MSUT、熟悉Git以及Git的仓库、以及代码覆盖率、性能测试等等,博客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写。
建议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最好选择开发效率高的工具来编程,写PC端的工作量比同等规模下其它平台大很多,很累。
对于换人机制,延续现在这样的机制就好,自由度高。
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之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这些阶段我们团队都经历了,而由于与我们的团队成员本来就是比较熟悉的朋友,所以一开始磨合的阶段比较快地过去了,我们的团队比较融洽,比较有执行力。可以说最后也达到了“创造”阶段,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一定成果。
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必须公开发布,有实际的用户,一定的用户量和持续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个用户);而不是做没有用户使用的软件
发布地址:Gugua Release-码云发行版
后台数据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 ;而不是: 通过临时熬夜,胡乱拼凑,大牛一人代劳,延迟交付等方式糊弄
ISSUE管理系统 Issue-码云
自行设计制作并实现所有元素、资源、功能
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码,代码无文档,代码不能编译,没有task/bug 等项目的发展资料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gts/p/919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