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软件工程
[TOC]
通过本学期的所学所练,我熟悉了软件开发的具体过程,通过团队合作,体验到了真正的软件开发。虽然过程可能有点辛苦,可幸的是最后学到了很多。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了解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
不足:
1)因为做的小程序比较简单,而且完全是零基础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并不是一开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再开始写程序,导致知识零散,不能综合应用,虽说是做出来了前端,其实还是没有什么竞争力。
2)大家能力有限,并没有做到开学初期预期的小程序的结果。
1)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课程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600多行左右
2)软工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 | 时间 |
---|---|
个人作业 | 3天左右 |
结对编程 | 3天左右 |
团队作业 | 3周 |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团队作业让我印象最深刻。
原因:
1)可能是因为时间跨度比较大,我个人花在上面的时间也比较多。
2)有真正的实战打代码
3)一个团队在冲刺的几天中,每天都聚在一起学习,印象深刻
4)有做出来小程序,挺开心的。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70个小时。
如果是非冲刺周的话,平均每周三四个小时。
若是,那一周冲刺的话,平均每周18小时左右。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微信web开发者工具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微信web开发者工具
墨刀
Sprint Backlog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javascript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如何做好团队开发,团队开发的流程
燃尽图的使用
用墨刀来设计前端UI
用javascript来写前端
9)其他方面的提升。
团队协调能力
自学能力
在没有开始进行团队项目实践的时候,我整个大学是没有任何项目经验的。一开始,我还担心能不能完成项目,后来开始一段时间后,我觉得一切都是我多想了,在PM的领导下,组员的团结下,一切的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人不是一个孤独的岛屿,要积极的融入集体,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团队六个人,各司其职,一起努力,完成了记账小程序,这是一件令我很自豪的事情。这是一场“战役”,是一个团队的“战役”,所幸,我们在最后打赢了这场战役。在beta阶段结束后,我甚至有些怀念,我们六个人一起坐在一个宿舍奋斗的日子,大家累了点杯奶茶,说说段子,吐吐槽,然后继续开始干活。我们会为了一点小小的成功开心很久,这是只有真正经历过团队开发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快乐。要相信自己,才能成功。
我们PM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都做的很好,时间安排的也很合理。整个开发的过程不会觉得特别赶。
建议:大一还是学好基础课程,打好基础,只有认真学了,你才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句老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换人机制: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提到的团队公开招聘这个方法,我觉得很不错。各个团队可以写出自己团队的需求,在整个专业内进行招聘,从而实现团队的换人。
团队合作的阶段: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创造阶段。
我的团队都经历过: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
我的团队没有到达“创造”阶段。
萌芽阶段:一开始组队之后,还没有进入冲刺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被动,处于萌芽阶段,PM发的文档也不会怎么看,只有把大家强制性的聚在一起,组员才会开始做事情。
磨合阶段:大家在做前端的时候,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导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的好看,别人做的很丑。
规范阶段:Beta阶段的时候,大家都能齐心协力,一起努力。聚在一起讨论实现方法。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
创造阶段没有达到,因为大家还是都比较被动的。如果不是博客作业的缘故,应该没有人愿意去做吧。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2,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3,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码,代码无文档,代码不能编译,没有task/bug 等项目的发展资料
请在随笔中用数据证明上述内容或侧重选择之一。
我们团队研发出了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我们团队开发的是微信小程序-“喵喵喵记账”,在微信小程序中就能找到,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用户人数:107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ish-tree/p/918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