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参考,写的很好:https://blog.csdn.net/liukuan73/article/details/51603074
1.1 host模式
众所周知,Docker使用了Linux的Namespaces技术来进行资源隔离,如PID Namespace隔离进程,Mount Namespace隔离文件系统,Network Namespace隔离网络等。一个Network Namespace提供了一份独立的网络环境,包括网卡、路由、Iptable规则等都与其他的Network Namespace隔离。一个Docker容器一般会分配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但如果启动容器的时候使用host模式,那么这个容器将不会获得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而是和宿主机共用一个Network Namespace。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Docker Container可以和宿主机一样,使用宿主机的eth0,实现和外界的通信。换言之,Docker Container的IP地址即为宿主机eth0的IP地址。
例如,我们在10.10.101.105/24的机器上用host模式启动一个含有web应用的Docker容器,监听tcp80端口。当我们在容器中执行任何类似ifconfig命令查看网络环境时,看到的都是宿主机上的信息。而外界访问容器中的应用,则直接使用10.10.101.105:80即可,不用任何NAT转换,就如直接跑在宿主机中一样。但是,容器的其他方面,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和宿主机隔离的。
host网络模式:
可以说,Docker Container的网络模式中,host模式是bridge桥接模式很好的补充。采用host模式的Docker Container,可以直接使用宿主机的IP地址与外界进行通信,若宿主机的eth0是一个公有IP,那么容器也拥有这个公有IP。同时容器内服务的端口也可以使用宿主机的端口,无需额外进行NAT转换。当然,有这样的方便,肯定会损失部分其他的特性,最明显的是Docker Container网络环境隔离性的弱化,即容器不再拥有隔离、独立的网络栈。另外,使用host模式的Docker Container虽然可以让容器内部的服务和传统情况无差别、无改造的使用,但是由于网络隔离性的弱化,该容器会与宿主机共享竞争网络栈的使用;另外,容器内部将不再拥有所有的端口资源,原因是部分端口资源已经被宿主机本身的服务占用,还有部分端口已经用以bridge网络模式容器的端口映射。host模式下一个宿主机相同应用只能起一个,因为应用端口映射到宿主机是相同的。
1.2 bridge模式
bridge模式是Docker默认的网络设置,此模式会为每一个容器分配Network Namespace、设置IP等,并将一个主机上的Docker容器连接到一个虚拟网桥上。
Brdige桥接模式为Docker Container创建独立的网络栈,保证容器内的进程组使用独立的网络环境,实现容器间、容器与宿主机之间的网络栈隔离。另外,Docker通过宿主机上的网桥(docker0)来连通容器内部的网络栈与宿主机的网络栈,实现容器与宿主机乃至外界的网络通信。
bridge模式:
Bridge桥接模式的实现步骤主要如下:
(1) Docker Daemon利用veth pair技术,在宿主机上创建两个虚拟网络接口设备,假设为veth0和veth1。而veth pair技术的特性可以保证无论哪一个veth接收到网络报文,都会将报文传输给另一方。
(2) Docker Daemon将veth0附加到Docker Daemon创建的docker0网桥上。保证宿主机的网络报文可以发往veth0;
(3) Docker Daemon将veth1添加到Docker Container所属的namespace下,并被改名为eth0。如此一来,保证宿主机的网络报文若发往veth0,则立即会被eth0接收,实现宿主机到Docker Container网络的联通性;同时,也保证Docker Container单独使用eth0,实现容器网络环境的隔离性。
Bridge桥接模式,从原理上实现了Docker Container到宿主机乃至其他机器的网络连通性。然而,由于宿主机的IP地址与veth pair的 IP地址均不在同一个网段,故仅仅依靠veth pair和namespace的技术,还不足以是宿主机以外的网络主动发现Docker Container的存在。为了使得Docker Container可以让宿主机以外的世界感知到容器内部暴露的服务,Docker采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的方式,让宿主机以外的世界可以主动将网络报文发送至容器内部。
具体来讲,当Docker Container需要暴露服务时,内部服务必须监听容器IP和端口号port_0,以便外界主动发起访问请求。由于宿主机以外的世界,只知道宿主机eth0的网络地址,而并不知道Docker Container的IP地址,哪怕就算知道Docker Container的IP地址,从二层网络的角度来讲,外界也无法直接通过Docker Container的IP地址访问容器内部应用。因此,Docker使用NAT方法,将容器内部的服务监听的端口与宿主机的某一个端口port_1进行“绑定”。
如此一来,外界访问Docker Container内部服务的流程为:
(1) 外界访问宿主机的IP以及宿主机的端口port_1;
(2) 当宿主机接收到这样的请求之后,由于DNAT规则的存在,会将该请求的目的IP(宿主机eth0的IP)和目的端口port_1进行转换,转换为容器IP和容器的端口port_0;
(3) 由于宿主机认识容器IP,故可以将请求发送给veth pair;
(4) veth pair的veth0将请求发送至容器内部的eth0,最终交给内部服务进行处理。
使用DNAT方法,可以使得Docker宿主机以外的世界主动访问Docker Container内部服务。那么Docker Container如何访问宿主机以外的世界呢。以下简要分析Docker Container访问宿主机以外世界的流程:
(1) Docker Container内部进程获悉宿主机以外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port_2,于是Docker Container发起请求。容器的独立网络环境保证了请求中报文的源IP地址为容器IP(即容器内部eth0),另外Linux内核会自动为进程分配一个可用源端口(假设为port_3);
(2) 请求通过容器内部eth0发送至veth pair的另一端,到达veth0,也就是到达了网桥(docker0)处;
(3) docker0网桥开启了数据报转发功能(/proc/sys/net/ipv4/ip_forward),故将请求发送至宿主机的eth0处;
(4) 宿主机处理请求时,使用SNAT对请求进行源地址IP转换,即将请求中源地址IP(容器IP地址)转换为宿主机eth0的IP地址;
(5) 宿主机将经过SNAT转换后的报文通过请求的目的IP地址(宿主机以外世界的IP地址)发送至外界。
在这里,很多人肯定会问:对于Docker Container内部主动发起对外的网络请求,当请求到达宿主机进行SNAT处理后发给外界,当外界响应请求时,响应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肯定是Docker宿主机的IP地址,那响应报文回到宿主机的时候,宿主机又是如何转给Docker Container的呢?关于这样的响应,由于port_3端口并没有在宿主机上做相应的DNAT转换,原则上不会被发送至容器内部。为什么说对于这样的响应,不会做DNAT转换呢。原因很简单,DNAT转换是针对容器内部服务监听的特定端口做的,该端口是供服务监听使用,而容器内部发起的请求报文中,源端口号肯定不会占用服务监听的端口,故容器内部发起请求的响应不会在宿主机上经过DNAT处理。
其实,这一环节的内容是由iptables规则来完成,具体的iptables规则如下:
iptables -I FORWARD -o docker0 -m conntrack --ct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这条规则的意思是,在宿主机上发往docker0网桥的网络数据报文,如果是该数据报文所处的连接已经建立的话,则无条件接受,并由Linux内核将其发送到原来的连接上,即回到Docker Container内部。
以上便是Docker Container中bridge桥接模式的简要介绍。可以说,bridger桥接模式从功能的角度实现了两个方面:第一,让容器拥有独立、隔离的网络栈;第二,让容器和宿主机以外的世界通过NAT建立通信。
然而,bridge桥接模式下的Docker Container在使用时,并非为开发者包办了一切。最明显的是,该模式下Docker Container不具有一个公有IP,即和宿主机的eth0不处于同一个网段。导致的结果是宿主机以外的世界不能直接和容器进行通信。虽然NAT模式经过中间处理实现了这一点,但是NAT模式仍然存在问题与不便,如:容器均需要在宿主机上竞争端口,容器内部服务的访问者需要使用服务发现获知服务的外部端口等。另外NAT模式由于是在三层网络上的实现手段,故肯定会影响网络的传输效率。
1.3 overlay网络
同一个主机上的Docker容器之间通信
docker 引擎会在主机上增加一个docker0网卡,该网卡具有双重身份:
1.从容器视角,网桥(交换机)身份
docker0 对于运行在同一个主机上的各个容器来说,是二层交换机的角色:洪范,维护CAM表,在二层转发数据包;同时,docker0 自身也具有MAC地址,并且绑定了IP,因此在容器中还可以作为默认网关存在。
2.从宿主机视角,网卡身份
物理交换机提供了由硬件实现的高效的背板通道,供连接在交换机上的主机高效实现二层通信;对于开启了三层协议的物理交换机而言,其ip路由的处理 也是由物理交换机管理程序提供的。对于docker0而言,其负责处理二层交换机逻辑以及三层的处理程序其实就是宿主机上的Linux内核 tcp/ip协议栈程序。而从宿主机来看,所有docker0从veth(只是个二层的存在,没有绑定ipv4地址)接收到的数据包都会被宿主机 看成从docker0这块网卡接收进来的数据包,尤其是在进入三层时,宿主机上的iptables就会 对docker0进来的数据包按照rules进行相应处理(通过一些内核网络设置也可以忽略docker0 brigde数据的处理)。
通过,docker0的网桥功能,可以实现在同一个主机上的各个容器之间的通信。
不同主机上的Docker容器之间通信
网上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 使用openvswitch 搭建 xvlan协议隧道
- 将多个物理机的容器组到一个物理网络,这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创建自己的网桥br0,然后将docker默认网桥绑定到br0
- 使用docker的swarm集群
- 使用docker的overlay网络
docker网络模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rownyangyang/p/920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