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handler发送消息时有两种方式,post(Runnable r)
和post(Runnable r, long delayMillis)
都是将指定Runnable(包装成PostMessage)加入到MessageQueue中,然后Looper不断从MessageQueue中读取Message进行处理。
然而我在使用的时候就一直有一个疑问,类似Looper这种「轮询」的工作方式,如果在每次读取时判断时间,是无论如何都会有误差的。但是在测试中发现Delay的误差并没有大于我使用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所产生的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Android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步一步跟一下Handler.postDelayed()
的调用路径:
最后发现Handler没有自己处理Delay,而是交给了MessageQueue处理,我们继续跟进去看看MessageQueue又做了什么:
MessageQueue中组织Message的结构就是一个简单的单向链表,只保存了链表头部的引用(果然只是个Queue啊)。在enqueueMessage()
的时候把应该执行的时间(上面Hanlder调用路径的第三步延迟已经加上了现有时间,所以叫when)设置到msg里面,并没有进行处理……WTF?
继续跟进去看看Looper是怎么读取MessageQueue的,在loop()
方法内:
原来调用的是MessageQueue.next()
,还贴心地注释了这个方法可能会阻塞,点进去看看:
可以看到,在这个方法内,如果头部的这个Message是有延迟而且延迟时间没到的(now < msg.when),会计算一下时间(保存为变量nextPollTimeoutMillis),然后在循环开始的时候判断如果这个Message有延迟,就调用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
进行阻塞。nativePollOnce()
的作用类似与object.wait()
,只不过是使用了Native的方法对这个线程精确时间的唤醒。
精确延时的问题到这里就算是基本解决了,不过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如果Message会阻塞MessageQueue的话,那么先postDelay10秒一个Runnable A,消息队列会一直阻塞,然后我再post一个Runnable B,B岂不是会等A执行完了再执行?正常使用时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再来一步一步顺一下Looper、Handler、MessageQueue的调用执行逻辑,重新看到MessageQueue.enqueueMessage()
的时候发现,似乎刚才遗漏了什么东西:
这个needWake变量和nativeWake()
方法似乎是唤醒线程啊?继续看看mBlocked是什么:
就是这里了,在next()
方法内部,如果有阻塞(没有消息了或者只有Delay的消息),会把mBlocked这个变量标记为true,在下一个Message进队时会判断这个message的位置,如果在队首就会调用nativeWake()
方法唤醒线程!
现在整个调用流程就比较清晰了,以刚刚的问题为例:
postDelay()
一个10秒钟的Runnable A、消息进队,MessageQueue调用nativePollOnce()
阻塞,Looper阻塞;post()
一个Runnable B、消息进队,判断现在A时间还没到、正在阻塞,把B插入消息队列的头部(A的前面),然后调用nativeWake()
方法唤醒线程;MessageQueue.next()
方法被唤醒后,重新开始读取消息链表,第一个消息B无延时,直接返回给Looper;next()
方法,MessageQueue继续读取消息链表,第二个消息A还没到时间,计算一下剩余时间(假如还剩9秒)继续调用nativePollOnce()
阻塞;这样,基本上就能保证Handler.postDelayed()
发布的消息能在相对精确的时间被传递给Looper进行处理而又不会阻塞队列了。
你真的懂Handler.postDelayed()的原理吗?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dq2016/p/9260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