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HSLA的字符长度更短,敲起来更快。重复度更低。
RGBA
语法:rgba(0-255,0-255,0-255,0-1)
示例:50%透明度的黑色
background-color: rgba(0,0,0,.5);
拓展:
①HEX十六进制黑色:background-color: #000000;
②RGB:background-color: rgb(0,0,0);
??RGB+opacity:
background-color: rgb(0,0,0);
opacity: .5;
HLSA:
HLS,是按照人类对颜色认知的习惯来生成的一种颜色表示法,H 表示色相(hue),其值的范围是0~360,S表示饱和度(saturation),其值范围是0~100%,L 表示亮度(light),其值范围是0~100%。
色相,hue,0/360表示红色,60表示黄色,120表示绿色,180表示青色,240表示蓝色,300表示紫色/品红色
饱和度,saturation,表示纯色加灰度的量,0%颜色为灰色,100%最鲜艳,每一处都为纯色
亮度,light,加白亮度高,加黑亮度低
HLSA,A为alpha通道,表示不透明度,0/.5/1
px:
px,pixel,像素,相对长度单位,相对于显示器分辨率而言。
特点:
①IE无法调整那些使用px作为单位的字体大小
②国外的大部分网站能够调整的原因在于其使用了em或rem作为字体单位
?? Firefox能够调整px和em,rem,但是96%以上的中国网民使用IE浏览器(或内核)
示例:
font-size: 1px;
em:
em,相对长度单位,相对于当前对象内文本的字体尺寸。
如果当前对行内文本的字体尺寸还未被设置,则相对于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尺寸
特点:
①em的值并不是固定的
②em会继承父级元素的字体大小
??任意浏览器的默认字体高都是16px。所有未经调整的浏览器都符合: 1em=16px
则12px=0.75em,10px=0.625em
注意:
为了简化font-size的换算,需要在css中的body选择器中声明Font-size=62.5%,这就使em值变为16px*62.5%=10px,即12px=1.2em, 10px=1em。所以我们在写CSS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
- 1. body选择器中声明Font-size=62.5%;
- 2. 将原来的px数值除以10,换上em即可作为单位;
- 3. 重新计算那些被放大的字体的em数值。避免字体大小的重复声明;
划重点,这也避免了1.2 * 1.2= 1.44的现象。比如说你在#content中声明了字体大小为1.2em,但是在声明#content内部的p的字体大小时就只能是1em,而不是1.2em, 因为此em非彼em,它因继承#content的字体高而变为了1em=12px。
示例:
padding: .3em .8em;
height: 2em;
rem:
rem,root em,相对单位,相对的是html跟元素
特点:
这个单位可谓集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的优点于一身,通过它
①既可以做到只修改根元素就成比例地调整所有字体大小
②又可以避免字体大小逐层复合的连锁反应
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希望这些尺寸是和根级子号,即<html>元素的字号,是相关联的。此时使用em,可能会产生复杂的计算,因此,可以使用rem单位。在CSS中,相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必须清楚到底哪些东西是真正相关的。
示例:
font-size: 12rem;
结语:
选择使用什么字体单位主要由你的项目来决定,如果你的用户群都使用最新版的浏览器,那推荐使用rem,如果要考虑兼容性,那就使用px,或者两者同时使用。
对于只需要适配少部分手机设备,且分辨率对页面影响不大的,使用px即可 。对于需要适配各种移动设备,使用rem,例如只需要适配iPhone和iPad等分辨率差别比较挺大的设备。
媒体查询
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design,是一种让网站针对不同的浏览器和设备呈现不同的显示效果。
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media,实现响应式设计的最强大的工具。常用的应用是使用百分比宽度来布局,当浏览器变窄,并且无法容纳侧边栏中的菜单时,把布局显示成一列: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600px) {
nav { float: left; width: 25%; }
section { margin-left: 25%; } }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599px) { nav li { display: inline; } }
更多可前往MDN document
遵从“尽量减少代码重复”所描述的原则对媒体查询的使用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你不需要去覆盖媒体查询里同样数量的声明,这在本质上减轻了它们所产生的维护成本。
避免不必要的媒体查询的建议:
①使用百分比长度代替固定长度,或者尝试使用与视口相关的单位,vw,vh,vmin,vmax等,这些值解析为视口宽度或高度的百分比
②假如需要在较大分辨率下得到固定宽度,使用max-width,可以无需使用媒体查询
??记得为替换元素,比如img、object、video、iframe等,设置一个max-width,值为100%
④假如背景图片需要完整地铺满整个容器,不管容器尺寸如何变化,background-size: cover这个属性都可以做到,但是,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带宽不是无限的,因此在移动网页中通过CSS把一张图片缩小显示往往不是太明智
??当图片,或者其他元素需要以行列式进行布局时,让视口的宽度来设定列的数量,弹性盒布局flexbox或display: iinline-block加上常规的文本折行行为,都可以实现
⑥在使用多列文本时,指定column-width列宽而不俗指定column-count列数,这样可以在较小的屏幕上自动显示为当列布局
总的来说,尽最大努力实现弹性可伸缩的布局,并在媒体查询的各个断点区间内指定相应的尺寸,当网页本身的设计足够灵活时,让它变成响应式应该只需要一些简短的媒体查询代码。
结语:
弹性可伸缩、响应式设计,即想让网页在一堆不同的设备上合理展示,只需要在最终产品上添加一些CSS媒体查询即可。前提是你的布局使用的方法足够弹性可伸缩(如上面的几种方法)。因此,优化网页在小屏幕的表现,其实只意味着把一些外边距收拢到最小程度,然后因为屏幕太窄无法显示双列的侧栏调整为单列布局而已。
简写属性:background: red;
展开式属性:background-color: red;
注意,要合理使用简写:
或者说,不要害怕使用简写属性,因为,展开式属性在未来会越来越多,那时代码则无法完全覆盖了,合理使用简写是一种良好的防卫性编码方式,可以抵御未来的风险。
当然,如果要明确地区覆盖某个具体的展开式属性并保留其他相关样式,那就需要使用了。所以,展开式属性和简写属性的配合使用其实更加常用并且有用。
比如,把写在某一简写属性里的多个相同的部分提取出来:
background: url() top right, url() bottom right, url() top left;
background-size: 2em 2em;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现在有很多CSS预处理器,比如Stylus、Sass、LESS等,它们为CSS的编写提供便利,比如变量、mixin、函数、规则嵌套、颜色处理
特点:
1、适用于大型项目中,可以让代码更加灵活、健壮、DRY
2、CSS的文件体积和复杂度可能会失控(编译之后)
3、调试难度会增加,因为在开发工具种看到的代码不是自己写的CSS源代码(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大大好转,因为已经有许多调试工具开始支持SourceMap,SourceMap是一种非常酷的新技术,可以告诉浏览器哪些编译生成的CSS代码对应哪些预处理器CSS代码)
4、预处理器在开发过程中会引入一定程度的延时,因为需要等待代码编译成CSS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hoanfir/p/927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