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教程]
首页
Web开发
Windows开发
编程语言
数据库技术
移动平台
系统服务
微信
设计
布布扣
其他
数据分析
首页
>
其他
> 详细
eNSP环境,分析NSSA区域与Stub区域的区别
时间:
2018-07-18 00:31:44
阅读:
315
评论:
0
收藏:
0
[点我收藏+]
实验目的:1、分析NSSA区域内,有哪几类LSA
2、NSSA区域导入外部路由之后,区域内LSA的变化
3、totally NSSA区域的LSA变化
4、分析NSSA与Stub的区别
一、搭建以下实验拓扑图:
二、配置步骤:
1、按照拓扑图配置PC机以及各路由器的名称以及接口的IP地址,由左往右依次命名为R1~R7,各接口的IP地址为:
AR1的g0/0/1 IP:192.168.10.254/24
AR1的g0/0/0 IP:192.168.12.1/24
AR2的g0/0/1 IP:192.168.12.2/24
AR2的g0/0/0 IP:192.168.23.1/24
AR3的g0/0/1 IP:192.168.23.2/24
AR3的g0/0/0 IP:192.168.34.1/24
AR4的g0/0/1 IP:192.168.34.2/24
AR4的g0/0/0 IP:192.168.45.1/24
AR5的g0/0/1 IP:192.168.45.2/24
AR5的g0/0/0 IP:192.168.56.1/24
AR6的g0/0/1 IP:192.168.56.2/24
AR6的g0/0/0 IP:192.168.67.1/24
AR7的g0/0/1 IP:192.168.67.2/24
AR7的g0/0/0 IP:192.168.20.254/24
PC1 IP:192.168.10.1/24 网关192.168.10.254/24
PC2 IP:192.168.20.1/24 网关192.168.20.254/24
2、配置各路由器的OSPF以及配置每个OSPF路由器的router-id,配置命令如下:
AR1:
[R1]ospf 1 router-id 1.1.1.1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1.1.1.1
[R1]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1-ospf-1]area 13 //创建区域area 13,并进入
[R1-ospf-1-area-0.0.0.13]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13的网段
AR2:
[R2]ospf 1 router-id 2.2.2.2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2.2.2.2
[R2]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2-ospf-1]area 13 //创建区域area 13,并进入
[R2-ospf-1-area-0.0.0.13]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13的网段
[R2-ospf-1-area-0.0.0.13]network 192.168.23.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13的网段
AR3:
[R3]ospf 1 router-id 3.3.3.3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3.3.3.3
[R3]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3-ospf-1]area 13 //创建区域area 13,并进入
[R3-ospf-1-area-0.0.0.13]network 192.168.23.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13的网段
[R3-ospf-1-area-0.0.0.13]quit //返回上一级
[R3-ospf-1]area 0 //创建area 0并进入
[R3-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34.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0的网段
AR4:
[R4]ospf 1 router-id 4.4.4.4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4.4.4.4
[R4]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4-ospf-1]area 0 //创建区域area 0,并进入
[R4-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34.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0的网段
[R4-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45.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0的网段
AR5:
[R5]ospf 1 router-id 5.5.5.5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5.5.5.5
[R5]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5-ospf-1]area 0 //创建区域area 0,并进入
[R5-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45.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0的网段
[R5-ospf-1-area-0.0.0.0]quit //返回上一级
[R5-ospf-1]area 57 //创建area 57并进入
[R5-ospf-1-area-0.0.0.57]network 192.168.56.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57的网段
AR6:
[R6]ospf 1 router-id 4.4.4.4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4.4.4.4
[R6]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6-ospf-1]area 57 //创建区域area 57,并进入
[R6-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56.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57的网段
[R6-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67.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57的网段
AR7:
[R7]ospf 1 router-id 7.7.7.7 //开启OSPF进程1,并为OSPF路由器指定名称为7.7.7.7
[R7]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7-ospf-1]area 57 //创建区域area 57,并进入
[R7-ospf-1-area-0.0.0.57]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宣告该路由上属于area 57的网段
验证:查看AR1和AR7的OSPF路由
运行命令:display ospf routing
由上图可以看出,两个路由器的OSPF路由表都是一致的,说明OSPF区域搭建成功。
3、将右边的区域area 57作成stub区域,并将左边的PC1所在的网段注入到OSPF中,命令如下:
在每个属于area 57的路由器上执行以下命令,将area57设置成stub区域
[R7]ospf 1 //进入OSPF进程1
[R7-ospf-1]area 57 //进入区域area 57
[R7-ospf-1-area-0.0.0.57]stub //配置area 57为sub
在AR1上引入外部路由1921.168.10.0/24,命令如下:
[R1]ospf 1 //进入进程1
[R1-ospf-1]import-route direct //引入外部直连路由
验证是否注入成功:display ospf lsdb
由上图可知,在AR1中多了一条外部自治系统数据库(AS External Database),说明外部路由已经注入成功。
测试PC1能否ping通AR7的192.168.67.2/24
4、经过步骤3的配置,我们可以指定area 13为普通区域,area 57区域为stub区域
分别查看两区域内以及area 0的LSA,命令为:display ospf lsdb
通过以上两张图,可以知道,在area 13区域内存在着1~3类和一个5类LSA,,而且5类LSA是由AR1产生的。
area 0区域则有1~5类所有LSA,因为在area 0区域在将5类LSA传送给其他区域的时候,必须告诉其他区域router-id 1.1.1.1的路由怎么走,所有必须生成一个4类LSA。
而area 57区域区域内只有1~3类LSA,且有一条特殊的3类LSA,该LSA由AR5发出,表示的是一条默认路由的链路状态,area 57没有外部路由的链路状态通告,它是在怎么去往外网的呢?
我们查看一下AR6的路由表
由上图可知,AR6通过OSPF协议得到了一条默认路由,所以只要area 0中有去往其他网络的链路通告,area 57区域都能到达目的区域。
5、totally stub配置,通过4步骤我们知道stub区域里的所有3类LSA都是由AR5发出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不必要的3类LSA去除,只留下一条默认的3类LSA,因为都是AR5产生的,所有我们在AR5上配置以下命令:
[R5]ospf 1
[R5-ospf-1]area 57
[R5-ospf-1-area-0.0.0.57]stub no-summary //去除3类LSA
查看area 57内的链路通告,并用PC1pingAR7的192.168.67.2/24
由上可知在stub区域去除3类LSA成功,并且照样能够通往外网。
6、stub区域能否注入外部路由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验证:
[R7]ospf 1
[R7-ospf-1]import-route direct
[R7-ospf-1]display ospf lsdb
由上可知,stub区域不能实现外部路由的注入,在stub区域内无法生成5类LSA
7、删除area 57的stub配置,命令为:
[R7-ospf-1-area-0.0.0.57]undo stub
[R7-ospf-1-area-0.0.0.57]display ospf brief
通过上图可知,area 57恢复到普通区域
8、配置NSSA,在每个area 57区域内执行以下命令:
[R7-ospf-1-area-0.0.0.57]nssa
并查看各区域的LSA
通过上图可知,除了area 57,其他区域都没有NSSA这个7类LSA,在area 57转换成NSSA时,前面在area 57区域注入的外部路由也成功注入到了OSPF中,最终NSSA区域内的LSA为:1~3类LSA加7类LSA
既然stub区域能通过stub no-summary 命令去除3类LSA,那NSSA是否也能去除3类LSA,执行以下命令
[R5-ospf-1-area-0.0.0.57]nssa no-summary
在AR6上查看area 57区域的LSA,路由表,以及测试PC1和PC2能否互通
通过上图可以知道,NSSA也能去除3类LSA,不过在去除3类LSA之前区域内没有一天特殊的3类LSA(即默认路由的链路通告),
在执行去除3类LSA命令后,自动生成了一条特殊的3类LSA。
综上,stub区域内没有5类4类7类LSA,且不能在该区域注入外部路由,NSSA区域没有5类4类LSA,但由7类LSA,能在该区域注入外部路由,两个区域在去除了3类LSA之后,都有一条特殊的3类LSA,指向区域外部,即两者都有一条默认路由指向该区域的ABR路由器。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stub区域不能注入外部路由,NSSA区域则可以注入外部路由。
eNSP环境,分析NSSA区域与Stub区域的区别
原文:http://blog.51cto.com/13725021/2146122
踩
(
0
)
赞
(
0
)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
0
)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档案
更多>
2021年09月23日 (328)
2021年09月24日 (313)
2021年09月17日 (191)
2021年09月15日 (369)
2021年09月16日 (411)
2021年09月13日 (439)
2021年09月11日 (398)
2021年09月12日 (393)
2021年09月10日 (160)
2021年09月08日 (222)
最新文章
更多>
2021/09/28 scripts
2022-05-27
vue自定义全局指令v-emoji限制input输入表情和特殊字符
2022-05-27
9.26学习总结
2022-05-27
vim操作
2022-05-27
深入理解计算机基础 第三章
2022-05-27
C++ string 作为形参与引用传递(转)
2022-05-27
python 加解密
2022-05-27
JavaScript-对象数组里根据id获取name,对象可能有children属性
2022-05-27
SQL语句——保持现有内容在后面增加内容
2022-05-27
virsh命令文档
2022-05-27
教程昨日排行
更多>
1.
list.reverse()
2.
Django Admin 管理工具
3.
AppML 案例模型
4.
HTML 标签列表(功能排序)
5.
HTML 颜色名
6.
HTML 语言代码
7.
jQuery 事件
8.
jEasyUI 创建分割按钮
9.
jEasyUI 创建复杂布局
10.
jEasyUI 创建简单窗口
友情链接
汇智网
PHP教程
插件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