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悦读 | 公布你的原则,读瑞.达利欧的《原则》

时间:2018-08-15 20:06:18      阅读:13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技术分享图片

有的书读完,会给人一种疲惫的酣畅感。说酣畅,或是因为一本书能描绘出一个足够恢宏壮丽、别开生面的“新世界”,又或是它能发人深思,带读者体会从未设想过的精神维度。至于说疲惫,则是因为这些新世界、新维度总是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而消化信息则是件耗费能量的事情。

 

读瑞.达利欧的《原则》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疲惫而酣畅的过程。作者基于他七十多年的曲折、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打磨和进化自己的思考,不惜倾其所能完成了这本书,光凭这一点,《原则》就值得领略一番。

 

《原则》是一本还比较厚的书,足足有五百来页,但它的核心思想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就是:

做一个极度现实的人,以极度开放的头脑,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寻找可信度最高的人的帮助,做出决策。

 

作者无疑是切身体会到了这些原则带给他巨大的帮助,我也丝毫不怀疑这些原则有它现实的逻辑支撑,而非归因单一的成功学。不过我仍然认为它们不是普适的,人人可以复制的准则。就连作者自己也提到:这些原则起初是会让人感到不适的反人性的东西,同时人和人又是明显差异化的个体。

 

在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时,我思考了理想主义者的困境,瑞.达利欧的这些原则就像是一个真善美的理想标准,达到这一标准需要克服巨大的反人性的阻力,因此它必然属于极小部分人才能领略的风景。即便在瑞.达利欧的桥水公司,他之所以能使这些原则得到推行,也是经历了冷酷的淘汰和筛选才有的结果。

 

在我看来,《原则》的带来的启发并不是这些终极的原则,更有趣和更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诉他的这些原则的过程中配给了大量的细节。这些细节涉及他的成长,他的家庭,他的友谊,以及他事业上的探索。他的这些经历也许我们正在经历或者永远不会经历,他的人生、价值观也许我们认同或者嗤之以鼻,但他对待问题的世界观(把事物看作一部由多个零件连接的机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拆开机器,剖析关系,改进机器)依然很值得我们借鉴、尝试。如果愿意耐心感受,一定能找到一些引起你兴趣的东西。

 

 

公布原则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他曾经的一个困惑。通过同事们的反馈,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从两种看上去极为重要但彼此不相容的选项中做出抉择:

(1)对他人保持极度的真诚,包括努力把大家的弱点摆上桌面以便直截了当地处理;

(2)拥有快乐而满意的员工。

 

作者内心渴望的是以上全部的两条内容,在没有获得这一反馈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事方式会给同事们带来不好的感觉,因此当认识到这个问题后,他感到非常的惊讶。

 

这样的困惑在我们的人际活动中经常出现。比如团体共事中,对他人所做事务发表意见时,我们总要反复地解释自己是“对事不对人”,但结果并不总像期待的那样。如此多次之后情形往往走入两个方向:一是当事人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并认为对方是个热心挑刺的麻烦家伙;二是大家开始学会“以和为贵”,各家自扫门前雪,问题被隐藏起来。

 

面对这个困惑,作者没有直接接受任何一方看起来明显的选择。他努力地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积极地获得同事的反馈,并最终发现,那些了解他的人并不会感受到多么的难堪,因为他们理解作者的本意是希望他们和桥水都尽善尽美。

和我关系密切的人理解我,不讨厌我,甚至喜欢我,而那些与我联系不太密切的人被我的直率冒犯。很明显,我需要加深对别人的理解,别人也需要加深对我的理解。之后我意识到,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应当把各自相处的原则说的极为清楚,这至关重要。

 

之后,作者的团队开始一直保持书面记录共事原则的做法。生活中也能很容易找到类似的现象:那些经常表达的人往往提出的不同看法容易被人接受。这里面的原因,我想很大部分也是因为大家更容易理解他的行事风格和出发点吧。

 

公布原则,意味着当矛盾发生时,把彼此相处的注意力从主观的感情保护转移到客观的事务分析上,并最终使情形朝大家共同的目标发展。在原则的制定上,应该做到:

  • 1. 必须是各方一致达成的共识;

  • 2. 尽可能将原则的处理形式流程化、制度化。

 

 

痛苦的感受

人们本能地厌恶痛苦,因为它时常伴随着恐惧、无奈、烦扰……似乎一切不好的情绪都与痛苦有着联系。感受到痛苦时,动物的本能是战或逃,这是亿万年来物种筛选进化出来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痛苦往往预示着危险。

 

在《原则》中,作者直接谈论了他对痛苦的感受:

我开始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体会痛苦的时刻。我不会感到沮丧或透不过气,而是把痛苦视为大自然的提醒,告诉我有一些重要的东西需要我去学习。

 

妙处在于,如果你选择了健康之路,痛苦将很快变成快乐,痛苦就是信号,就像不锻炼的人开始锻炼,养成享受痛苦的习惯,从痛苦中学习,将让人步入新境界。

 

我养成的最有价值的习惯是利用痛苦来激发高质量的思考,如果你也能养成这种习惯,你将明白是什么造成了你的痛苦,你该如何对待痛苦,而这将大大提高你的效率。

 

这样的描述与我在其它时候接收到的一些关于痛苦的感悟有着相同的气息,比如:

张艾嘉说:幸福是因为我相信他们每个人走过那个痛苦的那个时刻,才发觉自己的潜力是有多不可琢磨的,我相信任何一个好的艺术家,绝对是一个懂得去享受痛苦的人,痛苦其实真的就是带你走上进步的一个路径。

 

埃利诺.罗斯福说:每一次你停下脚步与恐惧对视,你都会收获自信、勇气和力量,这样你便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经历过这一切了,我有勇气面对下一个挑战。

 

董卿说:解除痛的最好的办法,是付出比痛更多的爱。

 

陈果转述她复旦同事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吃、喝、拉、撒这些不可避免的事,而我就是比普通人多了一样,那就是吃、喝、拉、撒、肾透析,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

 

为什么?为什么强大如企业家、艺术家、第一夫人、著名主持人、名校教授等人物,都还对痛苦有着如此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我们容易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更强大、富有、著名时,可以多点享受少一些痛苦。然而事实是:一方面,人人都想回避痛苦,但痛苦往往不期而遇;另一方面,甚至那些越是胸怀广阔的人,越敢于走出舒适区,去主动对抗人性,承受暂时的身体或心灵的痛苦。享受痛苦的人,他们心里想的或许是:第一,既然痛苦不可避免,那么融入它才是智慧的;第二,如果生而不止于生存还要寻求意义,那承受反人性的痛苦就是获得成长的代价。

 

 讲到痛苦促使人成长,我想起高晓松在《晓说》里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人的成长往往不是线性上升的,而是阶梯式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属于他的阶梯成长时刻,就是他感受到强烈痛苦的时刻。那是因为,开心时的思考总是很浅层的,它远没有在经历痛苦时那样来的清醒、深刻。

 

而对于痛苦,我想说:痛苦不是目标,它可以是我的伙伴,感谢痛苦带给我更深的感受力,特别是对那些美好的事物的感受力。

 

 

进化

书中作者从一个很高层的角度思考了进化的意义,他认为进化是万物运行发展的本能。当视角从宏观收缩到微观的个体时,进化就代表着我们都会有向善若水的本能,也许每个人对“善”的定义不一样,但我们的确都想朝着“善”的方向不断进步。

 

我们想要的是达成目标吗?也许短期看是这样的,时间拉长却未必,人们往往不会停留太久,很快又将投入新一轮的进步之中。想要明白这一点,只需看看那些已经站在我们以为的终点的人们,他们停止进步了吗?

这种持续的追求,学习和改进的动力,让人类天生的对进步感到快乐,对快速进步感到兴奋。一旦得到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的满足感通常不会延续,这些东西只是诱饵,追逐诱饵要求我们必须进化,而且对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进化,而不是回报本身。这意味着对大多数人而言,成功就是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拼搏和进化,即迅速认识自身的所处环境,然后通过改变实现进步。

 

所以答案是什么?答案是:目标不是目的,进化才是。

 

关于如何实现快速进化,作者也给出了他的一段思考:

我曾以为,以记忆为基础的,有意识的学习是最有力的,但我后来明白,试验和适应能带来更快的进步,想要明白自然是如何不依靠思考而改进的,只需要看看人类与病毒斗争斗勇的过程。病毒飞快的进化,让全球卫生共同体里最聪明的人忙得不可开交,不断思索对付病毒的新办法。

 

在和一位好朋友的聊天中,我也表达过类似的疑惑:“当看到别人未经过多思考就决定做一件事,我们往往表现出不屑,并在看到他们出错时暗暗为自己的深思熟虑感到庆幸。然而事情的发展时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我们还在思索不前时,那些多次遭遇挫折的人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稳健前行的道路”。这么说并不是要宣扬鲁莽的行动,病毒的进化是建立在多么庞大的试错基数之上的呀!但我们的确有办法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可靠的判断,去促使每一次错误后的调整尽可能地朝最优的方向发展。

 

 

如何做出好的决策?

面对决策的时刻,我们容易想到的是要尽可能的收集丰富的信息,judge一番,然后做出决定。作者特别建议以询问他人的看法作为收集信息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那些可信的人。

 

这个过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保持谦虚,不管心思多缜密,个体总是容易陷入狭隘与偏见而形成一己的主观看法,请教他人、愿意对不同的理解抱有好奇心,这将帮助自己在决策时获得更宽广的视角;二是要有可信度加权,与能力较弱的决策者相比,要对那些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赋予更大的权重。

 

这样的道理很朴实,而且我们大多数时候无意识地就是这么做的!然而真正困难的是,分辨不同人的可信度本身就需要很强的判断力。就像小时候我们往往认为父母的话是权威的,即使他们说的不一定正确,我们也无从辨识。怎么确定谁在哪方面能力更强呢?书中,作者认为最具有可信度的观点来自:

一,多次成功的解决了相关问题的人;

二,能够有逻辑的解释结果背后因果关系的人。

 

 

关于投资

如果把投资局限于股票、基金、债券等纯金融性产品的话,我对投资的认识就完全是一窍不通。身边很多同事都会买股票,前期我只是听他们聊而并没有开自己的账户,因为在我天然的想法里对股票收益就抱悲观态度,我认为股票市场就是零和博弈,像我这样的既不专业又无信息的小散户,怎么就能赢得过那些大庄家们呢。但在去年我还是开了号,准备试一试,我想我至少需要接触股票后再对它下判断。然后规定只买自己公司以及同领域的其它几家熟悉的公司,这样可以在信息上把握先机。

 

事实情况是什么呢?连续几次入手基本都是以亏损结束,尤其是在对自家公司的买入上!幸好的是我买的并不多。我想这里面肯定有我对股票市场的熟悉不够的原因,还有就是我意识到自己这样的操作实际上与赌博无异。这么说是基于两点认识:

  • 1.长期来看,股价的走势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是会呈正相关的;

  • 2.短期来看,股价的波动往往与实体经济发展势头无关,比如一个利空和一个利好就会在股价上反映出一个波谷和波峰,更不要提大盘会有它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集体走势,以及那些受大股东操盘带来的影响,如果我无法掌握这些信息,那股价的波动对我而言就是随机的。

 

如果我正在短期的股票市场来回冲浪,而浪潮于我是随机的、不可捉摸的噪音,这难道不是在赌博吗?

 

上面提到长期面和短期面,作者也有类似的说法:

我发现这个道理不仅对投资适用,对人和事物的关系同样适用:明智的人在经历各种沉浮时,始终紧盯稳健的基本面,而轻浮的人跟着感觉走,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对于热门的东西一拥而上,不热的时候又马上放弃。

 

我非常认同他前面的话,就是这对人和事物的关系同样适用!我在微信上加了一位教授,最近看到他在朋友圈感慨前来面试的学生大都目的功利而缺乏理想。从同样的角度分析,功利其实就是一种短期的利好,徘徊其中则容易让人迷失;而人生的基本面是什么?我认为是个体与外界产生的联系,这种联系让我们踏实、有满足感,而理想恰恰能给到这些。

 

抓住稳健的基本面并不容易,更多时候我们无法看清基本面。

 

作者自己身为全球最成功的对冲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对于投资给出了他的几点建议:

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的要诀之一,是只对你有高度信心的投资对象进行冒险押注,并对这些对象进行充分的分散投资。

 

从早期失败的经历中,我懂得了,不管我的进行押注是多么有信心,我依然可能是错的,而要降低风险,又不降低收益,合理的多样化是关键,如果我能打造一个充满高质量回报流,并适度多样化的资产组合(意思是相互补充,相互平衡)。我就能向客户提供一个总的资产组合收益,这比他们能从其他来源得到的收益要稳定得多,可靠得多。

 

这一做法的成功,教会我一个原则,后来我把它应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想要拥有很多优势,而又不暴露于不可接受的劣势之下,最稳妥的方式是做出一系列良好的互不相关的押注,彼此平衡,相互补充。

 

 

关于工作

本书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作者基于他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进而总结出相应的应对原则。涉及的情况很多,这里做些摘录,也许在我们遇上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借鉴:

用一套程序确保问题会摆在桌面上,同时确保问题根源会得到剖析,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的改进。

 

我的规则很简单,如果事情出了岔子,你必须写入日志,写明其严重程度,必须写清楚,谁为此负责,如果一个错误发生时计入日志,你就没有事;如果没有记,你就会有大麻烦。

 

就我们一致统一的相处规范而言,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需要做三件事:一把我们真实的想法摆在桌面上,二,存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歧,但人们愿意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更改观点。三,如果分歧依然存在,拥有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决策方式,如投票或者拥有清晰的权威,以便我们能够不带怨气的把分歧留在身后。

 

人容易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安排面试官要确保其能发现你想招的人。

 

工作原则和价值观,并不是向顾客至上或争取做行业龙头那样含糊不清的标语口号,而是一系列具体的指南,每个人都能看懂,遵循和践行。

 

对于生意伙伴,夫妻,以及所有其他关系一样,具备清晰的流程,以便高效明确的解决分歧是至关重要的。

 

为防止跑题,一个方法是在白板上列出议程,让每个人都看到讨论的进展情况。

 

不要因人设职,长期来看,这一举措几乎总是错的。

 

在挑选准备长期交往的人时,价值观最为重要,能力其次,技能是最后要考虑的。

 

如果一个人工作干得不怎么样,要考虑这是由于学习不够,还是能力不足,员工的业绩要从两方面思考,学习的能力。

 

对每个人的价值观,能力和技能做一个完整的评估,这些数字是一个人行为的真正动力,详细了解这些信息后,你就会知道一个人能做好什么工作,不能做好什么工作,应该避免什么工作?以及应当如何培训他。

 

允许你下属的下属随时越级向你汇报,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提升责任心的方法。

 

经历一些困难时期,能够使公司瘦身,让能力最强,最重要的员工,留存下来,这个过程不可避免,也很有帮助,即便在当时看上去有些可怕。

 

给每个部门赋予一个清晰的工作重点,并配置必要的资源,以利于实现目标,使得针对资源配置所做的诊断变得简单直接,还能够避免角色错位。

 

为确保正确完成关键任务,宁要做两遍,而不要二次确认,二次确认的错误率比做两遍的错误率高,做两遍指的是让两个不同的人各自独立完成统一项任务,产生两个互不相关的结果。

 

多数人做过的事和他们正在做的事,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重要,如果你让机构里的每个人说说自己对机构成功所做的贡献的占比,加起来你会得到300%。

 

当遇到跨部门或跨附属部门的问题是让金字塔交汇点上的人来处理,把组织架构图想象成一个金字塔,其中包含许多小金字塔。当问题涉及的人不在金字塔的同一部分时,一般最好由金字塔中处于相关部门交汇点的共同上级介入,他们拥有更全面的视角和相关的知识来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

 

世界上有很多人,但人的类型有限;有很多情况,但情况的类型有限,所以让合适的人应对合适的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大局观的人应该去负责制定目标;擅长品尝汤的味道的人应该去负责识别问题,并不容忍问题存在;逻辑思维强,不畏惧质询他人的侦探式人物,应该去做诊断。

 

 

精彩摘录

许多人只看到意识,而不知道将其与潜意识连接的好处,他们认为想出更多东西的方式是不断往里意识里塞东西,让他更勤奋的工作,但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尽管看起来有些违反直觉,但清理你的头脑可能是取得进展的最佳途径。弄明白这件事,感觉真是太好了。

 

很多研究显示,人的幸福感和他赚到的金钱之间相关性很低甚至为零,但是幸福感与一个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质量高度相关。

 

我不能说一种充满成就的紧张人生就一定比充满享受的轻松人生更好,但是我敢说,坚强比软弱好,而拼搏让人坚强。

 

我已经是一个超级现实的人,所以我学会了欣赏所有现实的美好,包括严酷的现实,并开始鄙视不现实的理想主义。没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会制造问题,而不是推动进步。

 

我的观点很简单,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如果你能负起责任,进行良好的决策,而不是抱怨你无法控制的东西,你将更有可能成功并找到幸福。心理学家称此为拥有内控点,各种研究不断显示,拥有内控点的人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许会让你焦虑,但不思考,肯定会让你更焦虑。

 

知道什么时候不自行做决定是你可以养成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并加以考虑,绝不会消弱你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自由,只会让你在决策时有更宽广的视角。

 

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东西,成熟意味着你可以放弃一些好的选择,从而追求更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1】瑞.达利欧. 原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原名《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END·

 

想进一步跟踪本博客动态,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订阅号:信号君

 

信号君:寻求简单之道

技术成长 | 读书笔记 | 认知升级

技术分享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信号君

  

 

悦读 | 公布你的原则,读瑞.达利欧的《原则》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ncdxlxk/p/948351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