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规定
协议必要性
- 计算机之间的约定
- CPU与OS(CPU心脏,OS继集成了CPU管理,内存管理,计算机外网设备管理等)
- 协议一致性重要性
计算机中协议
分组交换协议
协议由谁规定
- 诞生之初的混乱场面
-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制定的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协议的分层
osi参考模型与osi协议
- 7-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通信的相关细节。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协议)
- 表示层(将应用层的信息转换为合适的网路传输格式-utf-8,或者将下一层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
- 会话层(负责建立和断开连接,数据分割等数据传输的管理)
- 传输层 (可靠传输的保障)
- 网络层 (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主要负责寻址和路由)
-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的生成与接收0、1)
- 物理层(01与高低电平转换)
数据传输的分类
- 有连接和无连接
-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电路交换局限性,分组的路由缓存和排队处理传送(资源充分利用))
- 单播 1-1
- 广播 1-n
- 多播 1-n/m
- 任播 1-1/n
地址
网络构成要素
- 通信媒介(双绞电缆,光纤电缆,同轴电缆,串行电缆等)(电波,微波)
- 网卡概念
- 中继器(物理层面信号放大)
- 网桥(二层交换机)自主学习式网桥(AB属于网路A,A向B传送数据,网桥判断A数据网络A,B向A传送数据,W网桥判断B属于网络A,下次将不会将A数据转给B,因为AB可以直接传送)
-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 4-7层,各种负载均衡设备
- 网关,传输层到应用层之间数据转换(手机邮箱与电脑邮箱“两种邮箱协议不一样‘表示层’”)
-
网络协议
原文:http://blog.51cto.com/13747009/2164350